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事关“江南抗日义勇军”(以下简称“江抗”)的这簇浪花早已淡出世事流变的激流,高建国长篇报告文学《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却以坚毅自信、专注辽阔的姿态与豪情,把一段看上去人人皆知却难以真知、细知的珍贵历史栩栩如生地勾勒出来,让读者以文本为时空隧道,穿越般“走进”那段硝烟烽火的英雄岁月。同时,高建国还巧妙地将著名剧目《沙家浜》形成的历史脉络及创作背景娓娓道来,让读者有了更为有趣的阅读和思维“解密”,其间足以让我们会心地感知或者观照到作者为此倾注之心血,探究之谨慎。 一 “共和国65岁华诞假日,我从上海赶往苏州,去寻找一颗子弹。1939年9月21日,这粒长2.8厘米、底部直径0.7厘米的弹丸,从‘忠义救国军’一支蒋(美)式0.3吋步机枪中射出……”但“谁能想到,就是这颗来自敌人营垒的子弹,竟然引发了红色经典《芦荡火种》和《沙家浜》的创作”。全文从这里开始,小角度切入“江抗”这个大主题,犹如一场带有向导指引的阅读旅程。从这里,高建国遍访当年的人和事,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细腻的情感笔触穿透了历史,使他笔下的新四军历史不再是简单枯燥的史实,而是有血有肉情深意浓的故事。 相比干枯的史料,《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犹如一部探寻历史踪迹的X光机,通过对“江抗”的透视,再现若干鲜为人知的背景史实——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以新四军老6团为骨干的“江抗”,在叶飞率领下,于1939年5月挺进苏南东路地区日伪重兵据守的河湖港汊水乡,机动灵活打击敌人,开辟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和澄锡虞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艰难曲折过程;展现了1939年10月“江抗”主力奉命西撤北上后,以刘飞、夏光为代表的伤病员,不屈不挠坚守阳澄湖芦荡斗争,终使芦荡火种再度燎原,此后在谭震林领导下,东路地区抗日武装和根据地建设再度大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这些行文中,很多故事都让读者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四军历史上犯过错误的项英却在生死关头保持了一名革命者和共产党员的气节。虽有瑕疵,难掩大义! 多少年后,当人们拂去岁月的尘埃,开始慢慢了解这段历史的传奇与厚重时,《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正如一颗飞速向前的“子弹”,其本身所产生的炽热与激情以无形的力量把读者带回那国恨家仇热血喷涌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如昨日重现般的情景细节,让人掩卷之后仍眼前清晰,这是高建国付出的巨大心血,科学的评判以及对先烈的敬仰,加之严谨细致的精神态度以及饱含细腻感情的运笔方法,使得这段尘封许久的历史精彩纷呈于大众眼前。比如,那淹没于浩大历史巨流中的“江抗”肇始,却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深夜的溧阳县水西村点着油灯的小房子里,陈毅对亟待东进的支队司令叶飞说:“破坏了统一战线,我负责;部队被消灭了,你负责!”这是何其果敢、何其壮烈的承诺!我们仿佛听到洪钟大吕般的声音穿墙而出,激荡着人心;而谁又知道,在这掷地有声的诺言背后,承载着怎样的决心与压力!唯有真正肝胆相照的共产党人才能发出这样的诺言,才敢发出这样的诺言。这是历史,更是笔触细腻的高建国对历史的无限透视与剖析。 二 《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的出版具有对某些文学表现空白弥补的性质。作品中,毛主席三次指点茅山抗日游击战的激励如今犹响。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更是指出,“茅山等根据地,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那些详尽的细节、那些浓郁的场景、那些最具关键的人物,虽然时空逾越70年之久,但书中描述仍能深深吸引后人,原因就在于这部作品高度的写实性和作者高建国敏锐细致的观察与思考,让陌生的历史不仅变得熟悉,而且易懂。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人人皆知的《沙家浜》被高建国写了新东西出来,从历史还原、人物塑造、艺术修改、名称变化、最后定型,这些幕后的东西犹如另外一幕大戏在开演,早已超出了《沙家浜》本身的精彩。高建国以洞察历史、刺透历史的笔触,把简单的方块字赋予活力,使得一种熟悉的东西让人突然产生“陌生”之感、好奇之感。 在这一部分,高建国开门见山,根据刘飞嘱托创作的描写阳澄湖36个伤病员事迹的纪实文学,以及由此引发的红色经典《芦荡火种》《沙家浜》的创演为贯穿线一路下来,其中不乏精妙之处。比如:在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芦荡火种》(后定名为《沙家浜》)红遍全国的年代,剧中人物命运在各界观众中产生强烈共鸣,与剧情对号入座的种种传说也不胫而走。 从不愿张扬自己的刘飞积极支持创作反映36个伤病员事迹的戏剧,本意是想宣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军民鱼水情,但了解刘飞阳澄湖斗争经历的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刘飞与剧中人物郭建光对号,给刘飞平添了莫名的烦恼,他有口难辩,也无法回应人们善意的猜测和联想。素来低调的刘飞开始采取回避办法,决意从此不再写有关个人经历的回忆文章。这些历史细节,如果没有高建国逐人逐事的“刨根问底”,或许将永远淹没于浩荡的历史长河之中,再也不会被人记起。也正是高建国的这种“刨根问底”式的细腻,把原本人人皆知、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沙家浜》“复杂化”了、“陌生化”了。 三 怀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深崇敬,作者描写了精彩的“台前”,作者也把崇敬带到了“幕后”。在描述共产党人的品质时,作者再泼豪墨,记录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第一个为阳澄湖伤病员传神立照的战地记者崔左夫。崔左夫曾多次请求给刘飞写回忆录,但刘飞总是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刘飞个人算不了什么,婉言加以谢绝。对比现在传记满天飞的时代,这是一种何其高尚的革命家情怀。而对比那些同为高级将领却一步步在名利贪欲中蜕变成囚徒的人,这又是一种多么纯真的共产党人品质!作者对正能量的弘扬,无声胜有声,没有口号,效果却比口号更好。 在作品中,同样作为背景出现的以毛泽东、周恩来、陈毅、谭震林、叶飞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象,在高建国笔下更是时时叩击读者的心扉。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祸的危急关头,卓越的共产党人洞察历史风云,把握战局走势,科学制定持久战和敌后游击战等大战略,领导抗日军民在因地制宜实施战略中创造性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历史进程。而对身处“江抗”一线的刘飞、吴焜、廖政国、夏光、乔信明、杨瑞年等新四军指战员的生动描写,更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一定的史学价值。而这一切,又正是作者内心要渲染的。在一些作家的小说中,都往往太过醉心于对宏观叙事的虚无口号,而隐匿了文学中的历史敬仰。《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中,高建国通过生动的描述,成功地隐去了自我的痕迹,以一种无限美好的境像,带领读者隔空传递向老一辈革命者的深切缅怀与崇敬。 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作家,总是在努力挣脱各种现实羁绊,自觉地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以公正、理性、良知为内在驱动,做冷静观察、敢于表达的时代精神的引领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人们再度追溯那段历史风云时,报告文学《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必将成为一部气势磅礴、丰富生动、资料翔实的“教科书”;而在面对历史正义、民族命运这些核心命题的现实困惑前,其真挚的情感、昂扬的正气、道德的彰显,必将为当下乃至未来产生一份独有的“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的精神指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