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声音 >

《皮绳上的魂》为何遭遇市场“滑铁卢”?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民族报 胡谱忠 参加讨论


    
    张杨导演的电影《冈仁波齐》于6月底公映,在市场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实现了票房近亿元的逆袭,这是文艺片获得的罕见好成绩。为此,导演与发行方颇为踌躇满志,同期套拍的另一部藏族题材电影《皮绳上的魂》公映时,对这部看起来更有市场缘的文艺片期待颇高。不料,《皮绳上的魂》放映几天下来票房惨淡,只好提前下线,发行方宣布择机再发行。
    从《冈仁波齐》到《皮绳上的魂》,对于导演来说,可谓成也市场,败也市场。两部电影的发行成绩可能令他们感到迷茫。“市场论”者必然要急于“归因”——近期大热的高票房电影《战狼2》成为最易辨识的原因。在这部市场覆盖性极强的大片之下,《皮绳上的魂》这样“小众”的文艺片很难与之争锋。这个理由非常充分,但当事人心里恐怕仍难抑不解与不平。《皮绳上的魂》是一部商业味道浓厚的电影,西部、武侠、公路、魔幻等类型因素丰富,文艺气息非常浓厚,何以落寞至此?
    《皮绳上的魂》遭遇市场“滑铁卢”,确实与《战狼2》有关,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市场的逻辑。《战狼2》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更具有“文化分水岭”的意义,电影市场的常识系统被打破,混沌的市场日益变得澄明。家国情怀明确成为主流电影激赏的主题。那些在市场上标榜“去国家化”“去中心化”的电影,不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都因远离人民群众的人生体验和现实关怀,必将遭到观众的抛弃。
    我国主流文艺片实际上是商业电影体制的产物。文艺片与商业片看似水火不容,其实某种程度上很合拍。主流文艺片导演在电影中惯于植入“去国家化”的社会意识,这正与市场意识形态有内在的贴合。久而久之,当下的主流文艺片多秉承“去中心化”的文艺观,表达个人化的社会、人文、历史的观念。他们的艺术趣味大多是精英的、远离大众的,而他们心目中的主流观众是崇尚物质、认同小资价值观、没有历史感的消费群体。这种依据一己之私臆想出来的“观众观”,让主流文艺片导演始终处理不好自己与观众的关系。
    如果有人以为《皮绳上的魂》投放市场的时机不对,那么,另一部小众纪录片《二十二》的不同命运有力反驳了这一点。这部投资更小的电影悄无声息地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成绩甚至远超《冈仁波齐》。《二十二》再一次昭示了当下电影市场常识系统的虚妄。坦率地说,《二十二》的主创并没有精良的制作水准以及清醒的文化自觉,但该电影的文化指向是“趋中心化”,而不是“去中心化”的,它又一次证实,家国情怀是中国观众的心灵密码。
    《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虽是出自同一导演同一时期制作的作品,市场表现却有云泥之别,不仅是“时运”不同,而且在接受美学意义上,观众期待视野和作品解读容量也不一样。《冈仁波齐》虽然在影像上也是一种西藏消费,但对于观众而言,剧中人物群像在公路上的朝圣行为是人生的比喻,封闭的叙事也有寓言化的结构。整个故事也可看作整个中国在传统与现代二维中精神选择的隐喻,因而整部作品是可以导向“趋中心化”解读的。尽管它的市场定位着眼于资本社会中的精英和白领阶层,但实际的观众数量、观众来源都远远超过了发行人的目标设定,所以才会有意外惊喜。
    《皮绳上的魂》虽然在商业类型上博采众长,但本质上是一部典型的着眼于“西藏消费”的电影。根据扎西达娃的两个故事改编的剧本,色彩绚丽、风格奇崛,传递出上世纪80年代西藏文化热的遗世之音,并与时下西藏消费水乳交融,但整体上展示出来的西藏形象,仍旧是没有时间感的东方主义式的想象空间。宗教化与精神化的西藏形象塑造仍旧是其创作宗旨,作品充满了各种与西藏相关的叙事套路和影像铺陈。虽然叙事结构颇为现代,但文化精神上却呈现出空洞的复杂、陈旧的精巧。在《战狼2》之后新气象初开之际,《皮绳上的魂》分明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皮绳上的魂》的市场失利,对电影的主创和发行方而言,有一种难言的尴尬。但对正处于美学更新的中国电影而言,却不失为一个生动的启示。如果没有认清中国电影的风向变化,一味地按照固有的常识系统排兵布阵,其结果必然只是在市场中徒然投机,被新的市场规则淘汰。时代在重新界定中国电影、观众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电影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