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评《地球:行星的力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未知 孙郁 参加讨论

    地球的证言——评《地球:行星的力量》
    地球的奥秘,我们这些常人所知甚少。科学家提供的素材,对我们往往有颠覆性的启示。前几日看《星际穿越》,思绪完全被异样的维度打乱了。私下想,这样的电影,常人是不易拍出来的,原因是我们的意识里没有那样的触角。科学的存在,往往矫正我们过于文人化的思维。当我们撇开人间是非,瞭望那个遥远天际的时候,会突然发现,我们的能力被什么束缚了。
    科普作家们要做的就是这样的突围。从儒勒·凡尔纳起,科幻带来的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冲击。关于这些,后来的中国作家王晋康、刘慈欣等都有相应的努力。在我们视野看不到的存在里,人类被决定和影响的因子点点辐射到我们时空之中。它们存在着,我们却未能发现。
    
    这一本《地球:行星的力量》,写的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山川、海洋、大气、冰川之间,那些隐藏的秘密一个个浮出水面。作者以科学的目光演绎着地球的来龙去脉,给我们诸多惊异之思。讨论地球,离不开宇宙的起源与银河系的结构,而地球的本质如果从自身的形态似乎亦无可解释。作者借用了诸多学科的知识,进入我们认知的黑洞里,许多问题都在不确切性的探讨中展开,无数挑战性的话题,陌生的思维轨迹,在不同的时空间转动着,并直指存在的谜底。那些从自然调查、科考里得到的启示,撕裂了我们的逻辑线条,才发现居于斯、生于斯的地球,如此美妙、神奇。但它不是诗的,有的是天书般的隐喻。我们的语言,对此已经失去表达的能力。
    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的生命曾经有过多次的毁灭。在碰撞与意外的事件降临之际,它依然运行着。脆弱的不是地球,而是生命。人类在星际栖息的时候,并不能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在这本书里所得甚多,精神被一遍遍冲击着。地球已经不再年轻,它处于中年的时期。许多生命存在过,消失过。生物链正在朝着简化的路走去。地球经历的故事惊心动魄,那些残留在岩石与海底的遗存告诉着我们已有的一切。恐龙的消失是在星球撞击后出现的。科学家认为,在恐龙消失前,地球的生命至少消失过四次。研究这种消失的过程,也恰是我们认识地球的过程。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处于太阳系最为合适的地方。海洋、山峦、平原,提供了生命的栖息之所。这些与天体间的复杂结构有关,我们幸运地存活在这个世界里。气流的涌动,海水的能量,森林的增减,多种合力构造了我们的家园多致的景观。
    面对这些复杂的时空里的存在,我们本我化的视角显得极为有限。只有仰望星空与俯瞰大地的时候,才发现,人类自私地绵延中,正在破坏自然的平衡。无休止地掠夺与不节制地发展,都在损害我们的家园。在巨大的、一望无际的天地间,我们有时的选择,显得那么不可思议。这也是自然伦理学要思考的问题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我们改变了自然,而有些改变具有不可逆性。我们对于地球是无知的,在时间之流中,人类茫然地穿行于有无之间,脚下的存在,并未被我们的思维所能透视。
    
    冰川的秘密,大洪水的震怒,岩浆的喷发,风暴的降临,是自然的现状,也未尝不是人类导致的现象。科学家的探测使我们惊讶不已,我们必须以另类的思维才能够懂得自己的选择应在什么地方。人类的思维是以自己生命的限度开始的。但对于地球,要有十万年以上的单位方可为之。这时候我们会发现精神的维度必须拓展,只有在这个视角下,才能看清毁灭与新生的路。
    追问地球的过程其实也是在追问我们人类自己。小说家与科学家都为此有过动人的描述。当人的思维与自然宇宙呼应的时候,会发现恰在对象世界里,有我们自己的影子。这本书引用美国科学家斯蒂芬·杰伊·古尔德的话,这样描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把45亿年的行星压缩为一天24小时。我们的星球恰恰是在午夜之后的一刹那间诞生的,而“寒武纪大爆炸”也是复杂动物开始到处爬行的时间——直到晚上10点才发生。恐龙在晚上11点以后才出现,然后又在午夜之前的20分钟内遭到扼杀,而现代人类是在一天当中的最后两秒内到场的。大约有6000年人类文明史的帝国、艺术、宗教和政治是在最后十分之一秒内挤进来的。
    显然,我们真的是星球的一部分。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出发,终点何在。这是一个谜。也许这个谜只有弄清地球的历史后,才能够被我们立体地、清晰地书写出来。
    每每想到这个话题,便有这样的感觉,我们被自己千百年来的文字所误。文明与上苍的存在有所脱节的时候居多。也许,在根本的层面,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种认知世界的多维的时空,这限制了我们。根据我们的经验似乎不易把握到地球的运事。未来呢,恰如书的作者所说,气候可能不是变暖,而是更加寒冷,我们应对这个时期的到来,要有什么准备还是一个问题。人类的活动在使海洋遭受污染,森林被无节制地破坏。科学家担心,经受不住的不是地球,而恰是我们人类自己。
    许许多多人开始意识到此点,那么,我们选择什么呢?人类还在古老的思维里建立分裂与战乱的版图,遗弃了与地球同命运的思考,那是可哀的。科学家是我们文明史的推动者,他们或许会扭转我们的人文语境。当人文的精神与科学精神不是脱节而是并存互感的时候,我们的眼光方可能变得更为远大。
    《地球:行星的力量》 伊恩·斯图尔特 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孙郁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