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文学的力量固然有问题,但过高估计它的力量同样有问题。 ●现在中国的小说没有作者,有的只是叙事者。 ●一个作家如果没有勇气和担当,就谈不上任何才华。 日本有个重要...
此文写于前年,今日略作修订,声明一点:对事也对人,但不对某某人。近日读《文学报》(第1823期)消息:如何遏止“不是金子的在发出刺眼的光芒”,中国作协七届三次全委会热议——...
本世纪伊始,上海作家沈善增又是出版著作又是发表文章,一再声称他发现两千多年积累起来的《老子》、《庄子》、《论语》旧注都“错得惊人”,是对原著的“断章取义”,而他自...
中国现当代文论发展中的中西之争由来已久,它其实是古今之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在中国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现代中国的新传统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发生和发...
内容提要 明末何良俊、清初颜元的“以学术杀天下”、“朱学、王学皆杀人”这二个命题的思想内涵与戴震的“以理杀人”,三者的精神脉络是一致的,即反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专制...
我一直以为,"坛"这个字比"圈子"巧妙得多,当然这是在用于指称某些行当"物以类聚"形成的人群的时候。"圈子"太单一,显不出汉字殊于西洋字母的长处。特别在北京话里,"圈子"带有歧...
内容提要 回顾中国文学概论教材编写所走过的道路,从俄苏模式的照搬到西方模式的套用,不难发现这几十年来中国文论富有生命力的话语方式并没有实实在在地书写进当今的文学概论...
联话是与诗话、词话、曲话及文话处于同一平台的一种传统文论体式,是我国传统文论整体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清代联学大师梁章钜(1755—1849)于道光年间撰写出《楹联丛话...
贸然一看,这个题目的答案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文学批评当然是为文学创作的繁荣和欣赏负责,也为文学创作的社会影响和功能负责。前者可以得出文学批评是以阐发文学作品的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底层文学”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不仅各类文学刊物开辟了底层文学的专栏,各种级别的关于底层文学的研讨会不断召开,而且“打工作家”、“打工文学”、“...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解读”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元解读...
一 青年学者葛红兵在《芙蓉》上发表的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二份悼词,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我听到了几种批评的声音,如《文学报》1115期从学风和文风的角度提出了质...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批评发生了引人瞩目的转向,对底层的关注逐渐成为新的话语焦点。随着讨论的深入,“文学是否应该表述底层”不再是个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文学应该如何表述...
内容提要 “底层写作”(或“底层文学”),是一个备受近期文坛、特别是批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对近期文坛关于“底层写作”的相关理论批评进行概要扫描,就“底层写作”的...
当代文学要不要写史和能不能写史的问题曾长期困扰中国学术界,但五十余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实践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都证明了中国当代文学"写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文学的价值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复杂的问题,即:文学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自有文学以来,已经有无数理论家提出过种种观点,似乎不该再加以言说,但实际上这种讨论一...
内容提要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学术界发生了由郭沫若引起的《兰亭序》真伪之争。在当时中国文艺界正处在开展对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批判的时候。史学界却展开了这场不大不小的...
小说家格非去年9月到人大课堂上来讲演,提到80年代先锋小说有两个起源,一个是朦胧诗,另一个是汪曾祺的小说。这让我有些吃惊。朦胧诗在80年代文学中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
“国故”是章太炎先生发明的概念。我们中国、中华民族所有过去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典章与制度、典故与故事,都可以叫做国故。典故和故事有口头流传的,有纸面上书写的,当然我...
如果说前些年人们谈论“媒体化”和“媒体时代”,大都属于纸上谈兵和理论务虚的话,那么,在2006年的文坛,由网络领域里的口水大战、“恶搞”事件,到大众报纸的文化娱乐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