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尽管《经典的黄昏与庶民的戏谑》中也有一些正确的说法,但从总的情况看,却存在着诸多背离学理的地方——或以偏概全,或自相矛盾,或不符事实,或证据不足,或任性发...
一、诗歌的异在表现 当下的诗歌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首先从诗歌的接受范围以及社会效应表现出来。随着社会重心的转移,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向外...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来,竹内好的思想借助孙歌的研究介绍,在中国大陆学界发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竹内好的许多重要问题(如他的近代论批判、主体论)是通过他...
内容提要 孔庆东《通俗小说的概念误区》一文载于本刊2002年第1期,53页~60页。 在经济效益和感性享受已普遍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今天,审慎地对待并处理好文学事实是重要的。虽然...
近段时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季广茂因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钟华对其论著提出学术批评而连续撰写了近10篇博客予以回应,其中某些博文不乏谩骂和羞辱。于是,这场有关两位学者学术...
当代大陆学者的著作,我若非翻两页就看不下去,便是划上许多否定性杠杠,以备一 旦需要撰文批评,查找证据方便。然而陈平原先生所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不仅一 口气读完,...
一、我们怎样才能根绝诗学废话? 诗学(尤其是现代诗学)在空谈和废话的数量上,胜过了任何其它学科。诗学的历史拖累了它的未来。由于诗学在过去惯于空谈,今天有的诗学从业者...
郑敏先生在和吴思敬先生的《新诗究竟有没有传统?》的对话中,除了认为“新诗到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还表达了她对这一问题的系列意见;此外,她在今年1月号的《诗刊》...
《中国小说史略》的论断,胡适赞以“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白话文学史〉自序》),郑振铎赞以“打定了基础,搜齐了材料,然后经过尖锐的考察,精密的分析...
我很高兴带着中国现代文学馆的“20世纪文学大师展”来广州展出,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前辈文学大师的风采和业绩,我也很高兴向各位介绍一些当代文学的情况。 正如环境的沙漠化已...
金庸的要求是点点滴滴的改良而非剧烈转换的变革。有趣的是,他的这句话与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在“家长制”运作得得心应手之时,金庸即已深谋远虑,...
对柏拉图《游叙弗伦篇》的一个惊人的误解 ——评郭齐勇主编《儒家伦理争鸣集》(之一) 几年前,在中国学术界爆发了一场关于儒家“亲亲互隐”的讨论,这场讨论的导火索是刘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5月18日宣布了首批“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名录,共有19个项目,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中国昆曲名列榜首。这一评选结果,令中国人非常欣喜和自豪,也...
内容提要 《中国小说史略》对“讽刺”与“谴责”的界定与分析,存在着严重的错位与误读,之所以造成理论上的缺失或谬误,除了方法上的原因,还有时代潮流的潜意识的作用。 关...
内容提要 五四文学/体制化文学/编写范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然而反观这种整体性文学史写作现状,我们发现它们虽有宏阔的理论构架,但因缺乏“打通”整合的内在逻辑机制...
中西容隐制度的本质区别何在? ——评郭齐勇主编《儒家伦理争鸣集》(之三) 在郭齐勇教授主编的《儒家伦理争鸣集》中,一个相当集中的问题是中西容隐制度的比较问题。由于该...
2001年开播的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曾是一个濒临被“枪毙”的栏目。可自2005年以来,它一跃成为全国最炙手可热的栏目之一,其成就有目共睹:它架起了学术通往大众的桥梁,唤...
内容提要 在柏拉图的《游叙弗伦篇》中,游叙弗伦欲控告老父,苏格拉底对其反讽、非难与劝阻。然而,以西方作参照系统来批判儒家“亲亲互隐”的邓晓芒教授却解读出苏格拉底“赞...
内容提要 历史与逻辑统一,出自哲学领域,有其错误与弊端。该命题出于预定式思维方式,实违背辩证法精神。历史与逻辑统一,与历史、文学史研究的特性不合,是文学史研究的一个...
内容提要 文章依据音韵演变的历史,从理论上阐述了音韵改革的必然性,提出应用新诗韵是语音历史的发展结果;澄清格律与音韵关系认识误区;并对《中华新韵(十四韵)》提出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