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拔尖人才需重视“资优教育”——摘自朱永新《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 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对于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所...
官兵解甲 大有作为——《走出军营的老兵》丛书序 军人转业、复员和退伍到地方工作,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部队官兵服从大局需要,...
说说北大中文系的“系格”——《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序 我们编好这本书,北大中文系已经100岁了。为一个系专门编一本历史,有点“小题大做”。不过,有时“小题”也可以作...
编者的话: 适值钱学森逝世1周年和诞辰99周年之际,由涂元季、刘莹编写的《钱学森故事》即将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该书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一些故事外,还增加了许多过去由于保密原...
高士其 (1905-1988)资料图片 高士其,福建福州人。1918年,考入北平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后转入芝加哥大学。毕业后留校攻读细菌学医学博士课程,在研...
好风景未必都在山阴路上——《林斋散文集》序 我与林斋的交往有过几次,印象最难忘的是那次与基广和他到洋浦去。正当我们在海滩上寻寻觅觅时,还是他眼尖,弯腰拾起一片碎石,...
保庆先生的书法作品选——《抱清集》即将付梓。一天,他将集本清样置于我的案头,属我作序。我一时感到愕然。本人系一普通学者,且已赋闲,对于书法艺术,虽有心仪,却无实践...
生命的原动力——孙小琪散文集《心向远方》序言 上山下乡中,孙小琪插队落户的地方,与我同在一个区域,安徽北部。现在回想,知识青年也是分群落的,赴边疆建设兵团的大多比较...
志读——《京都志趣》后记 爱读古书。透过精练的语言、准确的词句、深邃的思想,我想,古人在用平静的心态、充裕的时间去认真打造每一个字,犹如古代的石刻玉器艺术一样,精雕...
渡不过的巨流河——为《巨流河》所作序言 在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里,齐先生回顾她波折重重的大半生,从东北流亡到关内、到西南,又从大陆流亡到台湾。她个人的成长和家国的...
读古典诗文 悟政治智慧——《温文尔雅》——温家宝总理引用诗文赏析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 鹤氅毳疏...
林中阳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去过西北大漠的人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浩瀚和渴望。林中阳出生于甘肃民勤,那里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的地方。风沙,一望无际;黄河...
服务型社会是后工业社会吗——读《服务型社会的来临》 推陈出新是社会运行的主要方式。社会之所以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往往是由于在它内部出现了新的动力要素。及时发现这些要素...
中国出版业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黄金时代:美国书业风云录》 [美]阿尔·西尔弗曼著、叶新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眼下,有这样一本讲述和研究美国书业“黄金时代”...
新闻工作者的楷模——江村传记《不老的江村》序 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传记或回忆录,但又超出了一般的传记或回忆录所能表达的内容。书中的所有文字都围绕一个人,一个年高...
■乔治·夏勒 在漫长的岁月里,鼠兔和同样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许多其他动物——藏羚羊、渡鸦、兔子甚至狼相依相存,和他们一起生活的还有藏族的牧民和他们放牧的绵羊、山羊和牦牛...
为大学语文注入人文精神——《大学语文》序言 徐中玉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9月出版 在当前的大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仍不多。这种情况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环境封闭、自...
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坚持新闻党性原则——《新形势下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研究》序 经过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国社会的舆论传播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怎...
茅于轼(资料图片) ■茅于轼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人生思考显示出独特的视角,他从复杂的社会现象回到人本身,从社会文化变迁与人生遭遇中寻求人生意义的启迪,其所思所想紧...
包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教育的最优化一定要落实到学习的最优化上。学习的最优化主要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方式、持久的学习耐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