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化研究思潮的影响,文学本体论研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这一研究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仍是文艺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无法绕开的重要环节。其中...
1 对于鲁迅的研究就是对于鲁迅的发现。这种发现只能从鲁迅的文本和他的作为中求索。 世间一切独立的个体物事、物质,都是多面的;平面的也如此。平面不但有这一面和另一面两面...
1 由有关文学人民性的论争追溯人民性的两个维度 文学批评只有击中时代的神经,才能激发出实质性的反响。有关文学人民性的讨论之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是因为时代的演进将人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深入,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在我国的影响之势也越来越深,对我们既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想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并且在国内文...
近两年来,文艺理论界就文艺学的现状、危机和出路等问题展开了严肃、有益的学科反思,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但有些看法也值得商榷。这里仅就涉及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学现状基...
从《读书》1994年7、8两期刊发了汪晖和李欧梵的《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与地区研究》两篇文章之后,文化研究就作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学界盛行起来。如今的研究界,...
一 在一篇文章里①,笔者从“面”的范围,开列与介绍了与吕进先生截然不同的“成果清单”(包括三十部当代诗学专著、十几篇重要文论、四十多位学人),以此在总体评价上,纠偏...
内容提要 这是章培恒《〈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的续篇。该文发表后,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应,赞成、反对者均有。文章通过对有关商榷意见的...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莱维纳斯则说,胡塞尔所说的每一思想活动皆必包含的某些不为其自知的天真幼稚,只能由“另一个”哲学家———一个他者———来批判。当然...
【主持人语】江怡和伍晓明先生的对话是针对伍著《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而起的,对话的大背景是中西两种文明传统的比较,关键词是《论语》中的“微言大义”和西方基督教传...
近年来,关于文学史与思想史关系的探讨,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2001年10月31日,《中华读书报》首先刊载了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文章《思想史能否取代文学史?》,在这篇文...
读过徐碧辉的《美学争论中的哲学问题与学术规范——评“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可以看出她的立场是坚定地站在实践美学一边的。她对实践美学的修正者“新实践美...
《文艺争鸣》2005年的第2期发表了王晓华先生的文章《我们应该怎样建构文学的人民性》。王晓华先生引用卢梭的现代人民理论的公民性概念,在分析惠特曼、狄德罗、左拉等人的文学...
在今年第2期的《文学评论》上,温儒敏教授发表了《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的长文,对当今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学科“边缘化”与“汉学心态”,“思想史热”现...
内容提要 文艺学/全球化/体系/主体性 全球化进程把中国文艺学卷入世界大潮,中国文艺学在世界对话中要确立自己的言说主体位置,这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与历史使命。然而,一些...
《论语》是本纪念册 《论语》在过去是《十三经》之一,被视为是记载圣人行迹的经典。其实就《论语》的原始意义而言,它应该是本纪念册,是孔子去世后弟子(包括再传弟子)为追...
内容提要 数据分析时代/数据分析/古典文学研究 本文从信息技术应用于古典文学研究着眼,分析了计算机在检索时代为人文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提...
内容提要 “词体发生于民间”与“词起源于燕乐”,在音乐文艺活动的层面上是相关联的学术命题。词体发生学的研究,应当解脱空洞推论某种音乐特性导致词体产生的单一思路,以“...
内容提要 “词体发生于民间”与“词起源于燕乐”,在音乐文艺活动的层面上是相关联的学术命题。词体发生学的研究,应当解脱空洞推论某种音乐特性导致词体产生的单一思路,以“...
德国汉学家顾彬说:“我们汉学家要了解孔子,总不能通过于丹吧。”这个德国人,在最近一个时期,说了很多话,都有争议,这句话则不会,因为这是一句大实话。 同时,这句话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