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大奇书研究] 明清古典小说心理描写艺术初探 ——以《金瓶梅》、《红楼梦》为例 2017-10-29
明末《金瓶梅》同前代小说相比,与众不同,小说已经逐步深入到普通人的内心深处,这对古代小说创作叙事模式是一大进步。清代《红楼梦》的诞生,标志着明清小说的成就达到前所...
[明四大奇书研究] 明清时期“佛教与《西游记》的关系”研究综述 2017-10-29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便对中国古典小说给予了广泛影响,“中国小说的发展,包括长篇小说的兴盛,也都借鉴了佛传与大乘经等佛典叙事作品的写作方法。更进一步,某些文学...
[明四大奇书研究] 略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 2017-10-29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优秀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所涉及的“忠义”观相当复杂,表现忠义的地方也很多。小说的第一回,就以“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作为开篇,...
[英美文学] 体味万象流转的不确定人生 ——评第144届芥川奖作品《贵子永远》 2017-10-29
朝吹真理子,日本东京人,今年26岁,是庆应大学的研究生,专攻近世歌舞伎。她出生于文学世家,已去世的祖父朝吹三吉是法国文学的研究者,父亲朝吹亮二也是法国文学研究者和诗...
[英美文学] 世界文学:民族文化的染色体 2017-10-29
陈众议,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著有专著《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博尔赫斯》《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等。 早听说《文艺报》要设“外国文艺专刊”,我起...
[英美文学] 资源共享与延宕中的世界性 ——“中韩日三国作家作品联展”有感 2017-10-29
2010年是文学颇为热闹的一年,从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到鲁迅文学奖的评奖,争论声不绝于耳。无论是唱盛还是唱衰,其中既不乏情真意切之辞,也有偏激之语。但在这热闹声中,其实...
[明四大奇书研究] 论《三国演义》之“义” ——义的类型剖析(一) 2017-10-29
《三国演义》与“义”是密不可分的,小说共120回,几乎每回都有“义”的表现,有的回目中“义”的描写多达数次,涉及众多的人物,并且与战争、外交、性格、情节等紧密联系,揭...
[明四大奇书研究] 明清文化视域下的《三国演义》序跋透视 2017-10-29
《三国演义》版本纷繁众多,各版本所刊载的序跋既是我们研究《三国演义》传播的重要资料,也是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文献。据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统计,现存《三国演义...
[明四大奇书研究] 论《三国志演义》中“和”的文化精神 2017-10-29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广雅》曰:“和,谐也。”它的基本含义是和谐,是多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有机融合,通过互相补充、互相协调以求达到和谐的状态,促进事物的更...
[英美文学] 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 2017-10-29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美国的南方文学自然并非开肇始自威廉·福克纳。在他之前,托马斯·纳尔逊·佩琪(1853-1922)以一系列的作品创建了滥情色彩很浓的“斯文传统”文学...
[英美文学] 仿真与幻象:《带花的十字架》的隐喻修辞 2017-10-29
自苏联解体以降,意识形态的转换、创作环境的改变和写作主体的重组,直接导致当今俄罗斯美学理念发生裂变: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当今俄罗斯美学理念的核心,是否表现出俄罗斯独特...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词话》中“借支马价银”时代考 2017-10-29
《金瓶梅词话》的内容是“借宋写明”,“金学”界对此已无任何异议。但问题的症结在于,其一,它写的是明代哪个时期的事情,是正德、嘉靖朝还是万历朝,到目前为止,“金学”...
[明四大奇书研究] 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多面性 2017-10-29
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前辈各有见解。顾学颉认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作者把这些统治阶级的罪恶,形象地、概括地集中在曹操这个人物身上,把他塑造为一个统治...
[明四大奇书研究] “虎中美女”与“纸虎儿” ——封建婚姻制度下的潘金莲 2017-10-29
《水浒》中潘金莲与武大及西门庆的故事,是作为打虎英雄武松故事的陪衬出现的。到《金瓶梅》中,武大、武松兄弟的故事,是作为潘金莲、西门庆故事的陪衬。两相比较,乾坤整个...
[英美文学] 托马斯·品钦:熵的世界观 2017-10-29
熵的概念 在当今在世的小说家中,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作品可能是最晦涩难懂的了。到目前为止,他一共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几乎每一部都是大部头:《V。》《拍卖第49批》 《万...
[英美文学] 喧哗、繁复的“伟大”世界 ——读科伦·麦凯恩《转吧,这伟大的世界》 2017-10-29
1.米兰·昆德拉说,一部小说应当是前人经验的总和;它应当告诉人们,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是的,科伦·麦凯恩的《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便是一部有着复杂性和多向度的丰...
[明四大奇书研究] 浅论《三国演义》中的诗歌 2017-10-29
现在传世的《三国演义》中存在数量众多的诗歌,或论或赞,或讽或议。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中的诗歌并不一样,数量、文字内容等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
[明四大奇书研究] 劝说的顺应性解释 ——以《三国演义》中“李肃说吕布”为例 2017-10-29
在《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中,“劝说”的定义是“劝人做某种事情或使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说”的一种用法是“表劝说、说服,用话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譬如...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对潘金莲形象的重写 ——兼论潘金莲形象的矛盾 2017-10-29
《金瓶梅》基本上照录了《水浒传》二十三回至二十五回关于潘金莲的文字,从而构成一至八十七回的故事框架,对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作者保留了她作为淫妇、恶妇的一面,但...
[明四大奇书研究] 源自“历史2”的“艺术真实” ——也谈曹操误杀吕伯奢的“真实性” 2017-10-29
《三国演义》第四回,写了这么一段著名情节: 曹操行刺董卓未遂,“乘马飞出东门”逃跑。“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曹操向东“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