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英美文学] 《万有引力之虹》的隐喻结构与人文关怀 2017-10-29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作品中晦涩繁杂的隐喻结构历来都是评论界所关注的焦点。在其小说作品中,品钦引入了“熵”这一概念,并借助这一描述能量消散的热力学名词来喻指...

  •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红楼”比较论略(上) 2017-10-29

    《金瓶梅》与《红楼梦》(以下简称《金》、《红》),前者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具体成书过程不详,作者兰陵笑笑生何许人也,至今学术界没有定论;后者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大约...

  • [英美文学] 帕拉纽克早期小说中的存在主义解析 2017-10-29

    帕拉纽克在《比小说更出人意料:真实故事集》中认为自己写作的原因是:除非在回顾的状态下,过去的生活不会再对我们产生作用,既然我们无法掌控生活,至少我们能决定我们所写...

  •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的政治图式 2017-10-29

    一、引 言 《金瓶梅》作者的主旨不仅仅是让读者欣赏作品中的西门庆及其妻妾们等众多艺术形象,更重要的是让读者思考晚明时期整个社会之所以黑暗、腐败、丑恶、糜烂的内部运行机...

  • [英美文学] 新世纪初的韩国小说 2017-10-29

    传统的韩国小说带有强烈的写实主义性格,以这个传统尺度审视,新世纪头十年的韩国小说显得颇为陌生。同强调历史意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叙事模式截然不同,同时也完全告别了聚焦...

  • [英美文学] 《小人鱼》和《丑小鸭》的隐喻互证 2017-10-29

    《小人鱼》是安徒生最重要的童话之一,其故事情节家喻户晓:一个在大海深处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300年的小美人鱼因为渴慕人世生活、人间爱情和人类灵魂而忍受了巨大痛苦,用话语...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三国演义》艺术剪裁的“黄金分割”因素及其根源 2017-10-29

    《三国演义》的布局艺术不仅表现为篇章组合的严整性,而且表现为素材剪裁的非对等性。这是有其根源的。 人们在对不同事物的相互关系进行观照的时候,往往把对等、对称、平衡、...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试论《水浒传》中的梦幻书写与宋江形象生成之关系 2017-10-29

    《水浒传》全书采取的是单线纵向的叙事结构,上半部分以写人为中心,下半部分以叙事为中心{1}。这样的叙事结构是以“义”和“忠”分别作为思想核心的,这样的书写定位就将叙事视角...

  • [英美文学] 论安杰拉.卡特作品中的哥特式氛围 2017-10-29

    1、引 言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杰夫·范德米尔曾称赞卡特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最具创造性的作家,她的独特风格无人可比。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论《三国演义》与史实 2017-10-29

    由于《三国演义》是基于史料加工而成的历史演义,所以一经问世就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看法和质疑。三百多年来,最权威的说法莫过于章学诚的“七实三虚”分法,该观点早已被大部...

  • [英美文学]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里的时间 2017-10-29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索尔仁尼琴于1959年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完成的。作为索尔仁尼琴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充分体现了其聚焦的艺术,即文本集...

  • [英美文学] 帝国的崛起与撒旦的诗篇──重解赫尔曼·沃克的二战题材小说 2017-10-29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帝国叙事由欧洲中心转向美国中心的分水岭,而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的二战题材小说《战争风云》(1971年)和《战争与回忆》(1978年)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帝...

  • [英美文学] 寒山《人生在尘蒙》与卡夫卡《变形记》意蕴解读 2017-10-29

    唐代诗人寒山(726-830)的《人生在尘蒙》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1883-1924)的《变形记》,虽然从时间和空间上看都相隔遥远,但是两个作品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以深邃的寓意体现人类...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论《西游记》的悲剧意蕴 2017-10-29

    关于《西游记》主题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学说。 第一种是阶级斗争说。代表性的研究者是张天翼。他运用阶级分析方法从小说中神与魔的斗争“联想到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与人...

  • [英美文学] 后现代小说挑战翻译者 2017-10-29

    上世纪九十年代,来自欧美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成了我国文学界热议的中心话题之一。不少后现代小说代表作陆续被翻译介绍给我国的读者。 上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在欧洲出现时,人们通...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诸葛亮斩马谡”别解 2017-10-29

    “诸葛亮斩马谡”作为《三国演义》的一个看点,千百年来一直传颂不衰。诸葛亮不徇私情、铁面执法的典型形象,早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了。记得上中学时读这个故事,也是为诸...

  • [英美文学] 格林童话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2017-10-29

    付品晶(以下简称付):杨教授,去年下半年,《中华读书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您写的“‘原版格林童话’是骗局”一文,引起了文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国内外的各大中文网站纷...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论孙悟空形象悲剧意蕴的广度与深度 2017-10-29

    自从玄奘取经故事被改写成《西游记》付梓流传后,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就逐渐被中国乃至世界读者所熟悉和乐道,然而,对孙悟空艺术形象背后意蕴的分析和揭示,却并没有因五百余年的历史...

  • [英美文学] 现实主义表象下的现代主义内核 2017-10-29

    《间谍》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他的主要作品写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末期向20世纪过渡之际,《间谍》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典范。小说题材风格迥异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它既...

  • [英美文学] 村上春树卖关子:“Q4”还是“Q0”? 2017-10-29

    向来低调的村上春树最近再度“曝光”,破例接受了日本《思考者》季刊主编松家仁之长达12小时的专访。在谈到写《1Q84》续集的可能性时,村上卖起了关子,称续集究竟是第4卷还是...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