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明四大奇书研究] 《金瓶梅》中女性形象的矛盾性表达探窥 2017-10-29

    女性形象大量进入文学领域是从唐宋传奇开始的.当时的小说家们多半执著于文学社会功利的考虑.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主导.笔下的女性多生活在男性的视镜下作为男性的附庸、陪衬或对...

  • [英美文学] 文学依旧不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莱齐奥的文学创作 2017-10-29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莱齐奥(J. M. G. Le Clézio)是当代法国文坛作品翻译成外语最多的作家之一。多年来他被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力的竞争者,而今年68岁的他此次终于如愿以偿...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三国演义》的妇女观与儒家文化 2017-10-29

    《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主要描写对象是帝王将相与英雄豪杰.小说展示了在风云变换的历史舞台上他们的人生追求.从全书的描写来看...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仁义君王空幻意识的破灭 ——谈《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2017-10-29

    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史,能像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刘备那样在民间具有巨大影响的偏居一隅的皇帝,可说是凤毛麟角乃至绝无仅有,其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将封建社会推向...

  • [英美文学] 物语的叙述与文化记忆 ——关于日本古典文学中琵琶“玄上”的故事 2017-10-29

    日本近代画坛上有一幅优美的人物画《抱琵琶的定子》,画面上的女性神娴气雅,素服黑发,竖抱一面琵琶。这幅画取材于日本平安时期著名随笔集《枕草子》(10世纪末前后)中“竖...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三国演义》与隐士文化 2017-10-29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部《三国演义》,说尽天下纷纷、英雄石集,似乎是一个人人争竞的时代,然而,既有隐而待时的“卧龙”“凤雏”,又有与世无争万念俱消的“万安隐...

  • [英美文学] 美丽的列夫•托尔斯泰 2017-10-29

    托尔斯泰称自己为:“丑陋的列夫”。 而我觉得托尔斯泰非常美丽。不论是在往昔的少女时代,还是进入了古稀之年的今天,我一向觉得:托尔斯泰异乎寻常地美丽。 他的博大的智慧,...

  • [明四大奇书研究] 林冲与高俅——《水浒传》成书研究 2017-10-29

    研究《水浒传》成书,就不能不讨论林冲和高俅。从题材累积和演进的方面看,林冲和高俅是宋江三十六人故事流传史上的终端产生,如果说因为《宣和遗事》提到了劫取生辰纲、杨志...

  • [英美文学] 告慰袁可嘉 2017-10-29

    刚参加完第九届“深圳读书月”组委会主办的“三十年三十本书”的评选,就听说了老友袁可嘉在美国仙逝的消息。因为可嘉主编的四卷《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这次被选为反映改革开...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西门庆:中国封建经济和早期商品经济杂交而生的畸形儿 2017-10-29

    西门庆是《金瓶梅》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我国古代艺术画廊中具有崭新品格和内涵的艺术典型。过去一般都认为他是一个“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封建势力代表人物”(参见北大...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三国演义》中女性的自我隐匿 2017-10-29

    早期的章回小说中,重建历史秩序的英雄事业是其叙述的重心。尤其是《三国演义》它突出的是男人在乱世征战中追逐事业的豪情壮举,因而对女性的冷落也就是必然的了。从数量上言...

  • [英美文学] 《诉讼笔录》:生命最炽烈的绽放 2017-10-29

    黄昏的图书馆很安静,夕阳透过窗户照在书页上,就像婴儿清澈剔透的双眼。然而我们已经长大甚至变老。当我们小的时候,当我们未被期待作为一个独立而成熟的人格跻身于文明这列...

  • [英美文学] 文学作品中透出的罗马精神 2017-10-29

    《罗马精神》,[美]汉密尔顿著,王昆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25.00元 简洁是文章的首义,这样思想就不会挡住自己的去路,被那些沉重得令人生厌的词句阻碍。这点为人所公认...

  • [明四大奇书研究] 我看李瓶儿 2017-10-29

    李瓶儿是《金瓶梅》中重笔刻划的女性形象之一。西门庆共有妻妾六人,李瓶儿是最后娶来的,故为“六娘”。她与五娘潘金莲一样原是有夫之妇,先与西门庆通奸,后被迎娶,但她的...

  • [英美文学] 2008,读《德伯家的苔丝》 2017-10-29

    阅读是必须的,但我不想读太多的书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年头的书太多。读得快,忘得更快,这样的游戏还有什么意思?我调整了一下我的心态,决定回头,再一次做学生。——我...

  • [明四大奇书研究] 悲剧性叙事角的立场选择——《三国演义》写作思路分析 2017-10-29

    谈到悲剧人们总是把“打破人团圆模式”的《红楼梦》作为我国悲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认为《红楼梦》的出现,才使我国拥有了置于世界名著之林亦无愧色的伟大悲剧作品。然而,早...

  • [英美文学] 阳光与苦难之间 2017-10-29

    ■ 《渴望生活——梵高传》,[美]欧文·斯通,常涛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29.80元 读完《梵高传》,想到的第一句话,竟是拉斐尔的墓志铭:“他活 着的时候,自然害...

  • [英美文学] 惠特曼的雪松 2017-10-29

    《典型的日子》,[美]瓦尔特·惠特曼著,马永波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17.00元 公私杂务劳心,酬酢酒意伤身,这是一个都市俗人的典型日子;可是,天气又实在太 好了,不...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说得天花乱坠——《金瓶梅》话本内证续 2017-10-29

    一 纵观中国小说史,小说出现也晚,其先不是“独处则诵”供阅读的小说,而倒是说话人“有众则讲”的说话。受说话形式的制约,说话人站在书场的书案之前,无法隐去,且也无须隐...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读《三国演义》谈星象占卜 2017-10-29

    《三国演义》中的蜀国承相诸葛亮足智多谋、神鬼莫测。他能预卜吉凶、呼风唤雨,鲁迅说他半人半神而“近于妖”。其实诸葛亮能有这些本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通晓天文,精...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