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图书馆很安静,夕阳透过窗户照在书页上,就像婴儿清澈剔透的双眼。然而我们已经长大甚至变老。当我们小的时候,当我们未被期待作为一个独立而成熟的人格跻身于文明这列庄严肃穆却又漫无目的行驶着的火车车厢中时,我们却无视我们的幸福。然而现在我们大了。年龄给你压力,逼迫你必须将爱的饥渴隐忍在心底,而以一个坚强的姿态学会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这个世界最不受欢迎的就是人的软弱,一个人必须学会成熟——在文明的框架下隐忍持重的成熟。就像这部小说里的一句炽烈的描述:“无论在这座城市里,还是在其他地方,男男女女都在炼狱的火锅中经受煎熬。他们凸现在地球模糊的背景上,等待着某种东西,等待着终极,使他们置身于永恒之中。” 《诉讼笔录》是勒克莱齐奥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它通过讲述一个流浪汉亚当·波洛的经历,表现了作者对文明的一些否定性看法。主人公亚当的流浪方式近乎动物,屡屡触犯文明的伦理底线,最终在一场极其偏激的街头宣讲后,被关进疯人院。它虽然是作者的处女长篇,但其中的很多情感与立场,在勒克莱齐奥多年之后的作品中,仍然未变,无非是将之发展、升华了。文明是虚伪、压抑的,然而这部作品的主人公亚当,以一种最极端的方式,展示了生命最赤裸的存在形态,从而有如塔尔科夫斯基电影《乡愁》中的多米尼克一般,以近乎自我牺牲的方式去抵抗文明的虚伪与压抑。 “上帝是通过它的反面人物——魔鬼,通过它自身,通过自身的本质理解自己的。”亚当·波洛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宗教般的反抗者的形象。亚当在书中的所有表现,在正常人看来,不啻一个疯子。比如他对老太婆的示爱,比如他浑身战栗去打一个老鼠,比如他突然冒出的各种各样死亡方式的念头。然而,他这样做,难道不是恰恰在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不要忽视了对我们自己身体里喷薄欲出的生命的感受吗? 文明强迫我们发展大脑,并以各种极端的压力来磨灭我们的肉体感觉,代之以所谓的“理性”和“成熟”。文明以伦理的方式给我们规定了种种界限、约束,文明所规定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天命”,就是以毕生的时间,在约束好的范围内,用我们的精力——更多是压抑肉体感觉以发展事业技能的精力,在种种“事业”中实现所谓的“人生理想”。这是人类理性的伟大胜利,然而也是人类作为一个个完整健全的灵与肉的整体的集合,付出了重大代价的悲哀。亚当是颓废的,是一个软弱到极致,整天幻想“咱们一起喝着啤酒或茶水,一起听着声音传进窗户?然后,咱们一丝不挂,看着自己的躯体,掰着手指头数某件东西,将这样的一天重复欢度一千次”的没出息的废物。这样的人是没办法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但正是这样一个彻底走向动物性的废人,最终却像先知一般,以超人的勇气在公众面前拉起了反抗文明的旗帜。笔者认为,勒克莱齐奥的这部作品尽管与常人的感情形态相异,而且小说后半部分的技巧似乎有过于雕琢之嫌,然而亚当的极致、彻底,痛快淋漓,足以激起同样对文明压抑人的一面有很深体验的读者的强烈共鸣。这就够了。 书中对种种死法的描写与想象的内容,尤其使人感受强烈。只有当一个人心怀恐惧的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种种死法,他才会感到一种最肉体的不安。而这种肉体上的不安,正是一个人的生命起伏澎湃的表现。所以,在勒克莱齐奥的小说中,人的梦想并不抽象,并不遥远,和宗教无关,梦想就是我们的身体、情感、生命所本能般召唤的东西。勒克莱齐奥就是这么简单。 不得不说,勒克莱齐奥的文字让人想起另一位将反叛标志为生命最高征示的作家——加缪。也许相比加缪那篇千古名文《反叛者》而言,勒克莱齐奥的笔触显得更为诗性也更为粗野了些,然而他们在情感上难道不是极其相通的吗。这种情感痛苦而顽强地折磨了那整整一代法国知识分子,直到1968年,这种痛苦拥有了集体的意识从而“成了众人的冒险行动”。当其时的一个拼死上街游行的年轻学生戴着一幅稚嫩的眼镜,脸上长满粉刺,肆无忌惮地对着镜头说:“我把我的诸多欲望当作现实看,因为我相信我欲望的现实性格”,这时他有没有想起五年前这本名噪一时甚至一举夺得勒克莱齐奥诺多文学大奖的小册子呢? 经历了种种令人极度失落的乌托邦实践运动后,我们真的成熟很多了。也许这是一种忧郁和伤悼的成熟。然而一个声音依旧回荡在我耳边:“生命没有丢!只有经历了现实的种种坎坷,我们的生命寻求绽放的理想才愈发显得珍贵!显得晶莹!”通过文学的方式探索生命感觉表达的无限可能性,从而立基于个体的生命意识来表达一种美丽的理想主义,这就是勒克莱齐奥最迷人的地方吧。 原载:《新闻晨报》2009-01-0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