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人文 >

《温家宝地质笔记》: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徐倩张运 参加讨论

    “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
    ——《温家宝地质笔记》读书交流会侧记 
    “梦里常回祁连山,最忆荒野找矿时。”4月23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地质出版社、中华读书报社举办《温家宝地质笔记》读书交流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十余所大中小学的师生代表参与了交流分享。
    《笔记》收录了温家宝同志1968年至1985年在地质系统工作期间的工作、学习笔记160余篇,手迹影印件632幅,以及作者撰写的回忆文章24篇,照片50余幅。在快餐文化盛行、知识爆炸的今天,这样一本围绕20世纪地质勘探生活展开的书本会给当代师生带来怎样的思考?不同年龄和社会阶层的读者又从中读到怎样不同的感悟?
    “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温家宝地质笔记》
    忠于理想:双脚走出来的一本书
    1968年,温家宝同志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二队任技术员,长期从事祁连山和北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工作,工作区域大多在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
    温家宝同志曾说这本书是自己用双脚走出来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笔记》展现了温家宝同志专注地质找矿的情怀和心路历程。年轻人也要有这样的情怀,既要脚踏实地、认真读书,也要仰望星空、胸怀理想。
    “是什么让一个年轻人耗费最美的青春,在野外从事地质勘探工作长达十余年之久?”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青年地质工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吴晨在看完《笔记》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每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温家宝同志之所以日后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跟他忠于理想的坚定信念是分不开的。“温家宝同志当时在野外奋斗的时候,应该跟我们现在的年纪相仿。我们这一代人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之时,往往所缺少的就是这种忠于理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万平说,她愿意将温家宝同志《笔记》中图文并茂的文字选读给孩子们,相信温家宝同志自然朴实的文风、细致优美的文笔,对祁连山等地自然风光的描述,以及对祖国山水的无限热爱和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看完此书后认为,《笔记》是年轻人成长的教科书,它告诉人们,伟大始于平凡,理想创造辉煌;它也是知识分子成长的教科书,它告诉我们,科学没有捷径,坚持才有奇迹。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彭芝说,作者始终把自己的工作与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起来,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终身学习,这些都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她热切期盼在《笔记》基础上,能改编出一个面向青少年的简版,让它走进校园,走近青少年,成为青少年走正人生之路、成就人生价值的指导读物。
    “我不做那种不学无术的领导者,也不做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而要做一个有学识、有头脑、有远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温家宝地质笔记》
    忠于科学:我生怕再也起不来
    学习地质学,最重要的就是树立科学精神,用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它。温家宝同志在书中回忆,在野外工作期间,他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哪怕是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也要去实地观测,认真记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我经常背着装满石头样品的地质包,一步一步向高山攀登,累了就倚在山崖歇一会儿,然后继续往前走。我从不敢坐下,生怕再也起不来。”
    “全书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所有的实测地质剖面记录、地质剖面图,所有的丈量记录、数据、图表等严谨规范,堪称完美。”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地理教师田红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郑国民说,阅读《笔记》,深刻感受到大学期间的实习实践对温家宝同志的深远影响。“通过细读此书,相信更多人会认识到实习实践的育人价值,也相信更多高校会更加重视、更多投入学生的实习实践工作。”
    “温家宝同志对工作的严谨认真同样感染着每一位编辑。”地质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顾晓华在介绍《笔记》出版情况时介绍说,在编辑本书过程中,温家宝同志曾15次以书面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多次与我们面谈编辑方法,7次审阅书稿的样稿,5次审阅样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颜丹平说,全书细细品来,充分体现了温家宝同志“真实是本书的生命”的指导思想,“即使书中影印件中有个别错漏之处,作者也没有直接修改,而是用括号标出,或者用注释加以说明”。回想温家宝同志为母校提写的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二者一脉相承。这正是中国地质大学几代人凝练和总结的办学精髓。
    “立大业必须有大志,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要有非凡的勇气和极顽强的毅力。我将为祖国奋斗一生,并将此精神留给我的儿女。”——《温家宝地质笔记》
    忠于祖国:用生命为人民做更多的事
    温家宝同志在《笔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结束一天的野外工作之后,他并没有选择跟同事们一起打扑克,而是坚持读书、工作和学习,充实和完善自己。他说,只有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学习,才能弥补资质的不足,才能不空耗生命,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笔记》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贾利民说,“作为一名校长,我也要以温家宝同志为榜样,珍爱这份教育事业,为了在这方水土上生活的百姓,为了困于这片穷山沟的父老乡亲,扎根教育,扎根六道河,为他们谋求更大发展尽我最大的努力。”
    “只有忠于理想,才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只有忠于科学,才能具备独立思考的人格;只有忠于祖国,才能找到奋斗终身的目标。”即将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毕业的博士生吴晨坦言,温家宝同志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做人生选择之时,一定要积极联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认真学习《笔记》,从温家宝同志的地质人生中探讨对教育工作和青年成长的启示,对于我们培养更多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优秀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鸿冰深有感触地说。(记者 徐倩 通讯员 张运)
    《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26日第3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