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 [作品评论] 《太阳部落》:新夸父追日与文化寻根 2023-08-08

    当我们谈到文学功能的时候,往往会说到它的审美、娱乐、教育、认知、宣传等诸多关涉层面,但这只是就理想状态而言。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能从一部作品的阅读中获得什么,在信息...

  • [作品评论] 穿透诗歌现象的本体探察 2023-08-08

    中国新诗的发展置身于“新媒体语境”这一新的时代场域已二十余年,互联网技术建构的“第二生存空间”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与心理结构,因而引发了新诗...

  • [作品评论] 王十月:《作品》的突围 2023-08-08

    我从2000年开始做编辑,中间自由撰稿三年,2008年进入《作品》杂志社,从业21年矣。常听老一辈编辑讲文学期刊当年盛景,惜未曾得遇。我到《作品》时,杂志社人才济济。时广东作协...

  • [作品评论] 《日冕》: 南方性丰盈的史诗架构 2023-08-08

    近十年来,在一种异质文化中成长起来的霍香结一直在孜孜创造异质性文本,写那些难以称之为小说的小说,如奇异文本《地方性知识》《灵的编年史》。唯有到最新长篇小说《日冕》...

  • [作品评论] 历史与人性的细腻描绘 ——李迎兵长篇小说离石三部曲评述 2023-08-08

    李迎兵以长篇小说见长,他执着于乡情的叙写,寄情于历史的探秘。向以内涵深邃,文风独特,视角刁钻以及深情的人文关怀称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人性的种...

  • [作品评论] 《戴花》:匠心与烟火,幽暗与光辉 2023-08-08

    《戴花》的书名,给人视觉上的先入为主,很容易联想到在表彰大会上胸前佩戴大红花的英雄劳模。但小说的背景一开始转入新中国成立初始、百废待兴的社会画卷——一群刚毕业的大...

  • [作品评论] 小说就是一座人性博物馆 ——读黄梵《人性的博物馆:七堂小说写作课》 2023-08-08

    今年黄梵新出了一本书《人性的博物馆:七堂小说写作课》,并且20年前的长篇《第十一诫》又获再版,内容互证,相得益彰。两书摆案头,似乎是自动交谈起来了,开始我只是个倾听...

  • [作品评论] 品读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作品:青松吐翠 2023-08-08

    草原,森林,高山,河流;蓝天,白云,风雨,雷电;花草,树木,虎豹,鱼虫;植物,动物,生物……自然中的生态世界,一经眼过心达笔写,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在读者眼前。 生态视...

  • [作品评论] 《重生》: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23-08-08

    在国泰民安的新时代写战争小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一方面,当下的绝大部分读者都没有关于战争的记忆,基本靠“间接经验+想象”来理解战争。这样一来,读者对艺术真实感的...

  • [作品评论] 赵丽宏《手足琴》:从寻常巷陌到天堂门口 2023-08-08

    弄堂烟火,寻常巷陌,在赵丽宏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就像是定格在历史中的城市剪影,孕育着有关童年、有关动荡、有关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的故事;而钧天广乐,羯鼓催花,则成为赵丽...

  • [作品评论] 自白消失于雨中——关于焦典的《暴雨过境》 2023-08-08

    台风天里第二次读焦典的小说《暴雨过境》,我承认,第一次读的时候还没有读透。 第一次读这篇小说是今年五月,那会儿焦典要开一个名师写作指导工作坊,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当然为...

  • [作品评论] 《时间之间》:时间与空间的变奏 2023-08-08

    我一直对诗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保持高度警觉。包括诗的时间延续与流转,包括诗的空间锚定与扩张。除了意象与意境,除了象征与隐喻,除了诗歌的哲学表达与美学表达,除了语言的...

  • [作品评论] 漫谈《渡渡鸟》 2023-08-08

    在青年作家中,陈小手无疑是具有辨识度和突破性的作家之一。他擅长将寻常的生活经验和似真亦幻的想象、耐人寻味的幽默结合起来,在不同时间维度的视角交互中呈现青年生活的种...

  • [作品评论]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审美性探究 ——读马季新作《良渚记》 2023-08-08

    兴盛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现在遍布环太湖和钱塘江流域的一百多处古迹遗存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实证。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施昕更著《良渚》开始...

  • [作品评论] 重建文学的“高贵”与“尊严” 2023-08-08

    《长城》是全国较早创刊的大型文学期刊,以“长城”为名,始终勤恳而为,相信、守望着文学的理想与未来。《长城》的自我定位及努力,就是办出自己的特色,打造全国文学期刊重...

  • [作品评论] 在这里我感受到工人的心跳 ——由王延才的创作说开去 2023-08-08

    将近十年前,我读到王延才的小说《王破烂》,这是他写的第一部小说,我也是第一次认识了王延才。他不是专业作家,但他对文学的感悟力丝毫不逊色于专业作家。更重要的是,他有...

  • [作品评论] 青年写作带来新的文学气息 2023-08-08

    尽管文学的主题是永恒的,但是文学的表现在更为年轻作者的笔下,理当有新的呈现、新的侧重和新的感知,这也是文学书写的魅力所在。 世界越来越开阔和多元,但人类对终极关怀的...

  • [作品评论] 延续的江南,发展的城市 2023-08-08

    贾雪飞:副编审,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副总经理、编委会主任。策划“中华经典通识”等系列图书,责编图书曾入选“2016中国好书”“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

  • [作品评论] 计文君:一个有思想能量的小说家 2023-08-03

    2018年10月,计文君来郑州松社书店分享她的新书《化城喻》,对谈嘉宾是邵丽,这两位像小白杨一样的中原女子,神貌和文品,都显清拔高度,在镁光灯下,给这片现实的土地带来审美...

  • [作品评论] “哓”声匿迹于爱意 ——评俞莉短篇小说《启明星作证》 2023-08-02

    有评论家曾说,文学应是水边的杨柳,只有在水边,杨柳才能在各种气候状态下照见自己不断变幻的倒影;而好的文学,也应该提供这种倒影,能让读者认出自己的原型,并涌现出最深...

  • 首页
  • 上一页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下一页
  • 末页
  • 18393678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