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东方三大”的美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发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我的批评观 通向“地方”的文学批评 贺 江 我时常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要奔向原野,去无人区穿越,这并不是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厌恶或“绝望之反抗”,仅仅是一种冲动。这种冲动...
如今,我们似乎被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所控制——短篇小说有其自身亟待完成的要务,但也有着无法摆脱的褊狭与局促:无法展示一个时代、一片地域的整全之貌,拥有的只是幻象、速...
“短篇小说”这一概念是以小说的物质载体——文字的篇幅(数量)对小说进行的界限裁定。这既是一种明智之举:它有助于一般读者根据自身条件(时间、偏好、能力等)进行审美阅...
一气读来,不待掩卷,心中已浮起两个词汇:厚积薄发,玉汝于成。 这既是对本书主人翁家骝的观感,也是对作者苏迅的印象。 我和苏迅相识已逾20载,最初的好感来自他在《读者》转...
编者按 八一建军节,本报特别策划刊发关于“英雄书写”的三篇文章,与读者共同探讨和平年代如何塑造英雄这一问题。其中,王久辛一文从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谈起,思考英雄人...
《会飞的将军》是军旅作家曾皓最近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收集了他的8篇中短篇小说,每篇作品各具特色。其中《会飞的将军》一篇我反复阅读,不是因为都是军人出身,对...
朱辉小说《万川归》采用百川入海般的多线叙事结构,以几位1980年代大学生的生命经验与心路历程为核心,在对主人公浮沉漂游的生命小船的追踪中,力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上展开对...
在将近十年前,薛超伟就有了写“谜”的自觉。多年后他更以谜语为背景做了篇小说,也就是今年年初发表在《当代》杂志的短篇小说《隐语》,之后他又以这篇小说的题目做了人生第...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我国文艺理论(以下简称文论)学者以开放眼光和主体性立场重新审视中国文论传统,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文论建设。而在此过程中,一批文论学者的努力也不容...
仲春,收到徐祯霞的一套散文集,三本,《梅花语》《月照长河》《山中日月光》,装帧都很精美,它们可以说是徐祯霞散文创作的一个完整系列,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徐祯霞的写作题...
多年前就读过宋小词的长篇小说《声声慢》、中篇小说《血盆经》,其中写当今荆楚乡村生活的生猛与无奈,读来有五味俱全之感。 最近,她的小说集《牙印儿》出版了。在书的封底,...
对于现代化的求索,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终身志业。而探求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不可不察。因此,小农经济尤其是中国近代的小农经济,始终是学界关...
杨成凯先生(1941—2015)以学者、藏书家的身份涉足版本学研究,在古籍版本学界久享盛名,生前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汉语语法理论...
好的批评能力,首先是一种直观又切实的感受,批评家能够经由对细节的细致观察,体悟到作品的宏大与微小,从而言简意赅地为他人描述其独到之处。 据说青年作家汤成难早先收到评...
《深海夜航》并不止于构筑一个隐喻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装置,即不是单向性将小说变成装置,而是同时在将艺术装置纳入小说,以艺术装置的思维改造小说的艺术。 从数字文化的角度...
6月13日,由石家庄市文联主办、市评协承办的长篇小说《滹沱人家》专家研讨会在石家庄举办。来自河北省内外的文艺评论家和学者对该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康志刚创作的长篇...
海飞的写作,是一座诗意的历史博物馆。 他面对历史的姿态里,有热烈和赤诚,也有连绵不断的诗句、画卷和琴音。 古谍,是一种题材,也是一种辨认历史的路径。波云诡谲的谍战,...
当个体开始成长到需要独自面对与处理世界和他人的关系时,往往也是痛苦和创伤相伴而至的时刻,失去感和失控感迫使人们在生活和精神困境扑面而来的摇晃中打量、审视自我。李路...
杨如风,很有磁性的名字。《桃花渡》,值得品读的散文集。 杨如风为人耿直、落落大方。在他的散文里,语言文字既干净利落,又笔酣墨饱,没有鄙言累句,真乃文如其人。其篇章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