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发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两创”...
最近几年,很多以高校文科教授为主体的学者加入写小说的行列——这当然不是因为文学圈和学术圈过于内卷,或者学者非得要和作家争夺饭碗的缘故。於可训、王尧、南翔、张柠、郭...
《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李少君、符力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主题诗集,它的主题就体现在副书名“在1980年代写诗”。书中汇集了十九位60后、一...
“大学者小文章丛书” 蒋寅 主编 河北人民出版社 【光明书话】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自媒体的崛起,阅读趋向了多样化,浅阅读开始流行。2022年,河北人...
从昔日化外之地、蛮荒之所,到如今旅游胜地、华夏宝岛,海南“风景”之变几欲家喻户晓。当人们沉溺于欣赏现代海南的外在“风景”时,胡竹峰却汲汲于考证古代海南的内在“风景...
王蒙对时间的敏感,像一个诗人,甚至超过一个诗人。他在论述《红楼梦》时,说《红楼梦》的魅力在于林黛玉永远是13岁。文学给了人物不老的时间,也给了读者永远年轻的林黛玉。...
那些读过的经典作品,时间久远,我们可能记不住里边具体的故事情节,但对一些“名场面”总是能津津乐道。 比如曹雪芹《红楼梦》的“黛玉葬花”。芒种之日,这边厢大观园里的女...
文学新桂军阵营中,王彤羽应该是起步较晚的青年作家。2016年,她开始写小说,算来不过六七年光景,然而成绩斐然。而且她很幸运,不像很多写作者,成为作家之前,需要酝酿和磨炼...
诗人绎华的《诗韵游记录》共收录诗歌300首,是诗人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作品的汇编,按照题材、主题分为“古老悠久的人文脉线”“每一片土地都有神迹”“大美中华尽在山水间”等...
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河图》是作家常芳多年来精神行走的一次“冒险”或“越界”,以“小切口”选材呈现大历史,用大家族命运凸显世界性景观,即以辛亥革命时期“山东独立十...
我自己的小说写得很平凡,但我大概知道什么是好的小说。这就像我为人处世上还有很多的疑惑,但我知道什么样的人可称为好人。这样说,就为我大言不惭地谈起小说来提供了某种自...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史若岸这两篇小说的标题都带着“风”。 风这一现象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常为作家青睐而诉诸笔端,但风究竟为何物,却让人难以捉摸。虽有树叶震颤,...
现在想起来,我对于“新写实”的思考很可能是源自《伏羲伏羲》的触动。1988年初春时节,我在农展馆南里10号6楼上第一次读到刘恒的《伏羲伏羲》的时候,我的文学神经被深深触动了...
邂逅“70后”作家葛亮的小说,我是被他的审美所吸引,一部《燕食记》令我常读常新,依然意犹未尽。最新出版的文学随笔集《梨与枣》,与其说是他的深度阅读笔记,毋宁视作他小...
文学,曾在一个时间段里成为中国人记录、表达和探讨重大社会问题的主要阵地。回顾20世纪80至90年代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轨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在彼时跌宕起伏的时代演进和社会变...
原标题:饱含情愫与诗意的创造——读张天国诗集《翅膀上的风景》 张天国是我鲁迅文学院报告文学高研班的同学,虽说是报告文学班,可这位同学却写得一手好诗。张天国是铁路建设...
王贤根的访谈与演讲集《梦想是一辈子的事》(新华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集结的29篇访谈与演讲稿,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纯朴清新,像一朵五色花竞相绽放,每一片开出来的花叶...
读计文君的小说是一种特别的审美享受。这大概与她讲究的语言以及由语言所营造的情调有关。我愿意将其比喻为在一个非常现代的建筑里欣赏一台古色古香的昆曲,文辞华美,唱腔优...
海飞是成功的编剧和小说家,他的写作是庄重的。近年来热度极高的谍战小说《麻雀》《惊蛰》《苏州河》等作品中不乏波澜起伏的情节、快意恩仇的人物。当我们顺着时光之河向前追...
诗歌,不止是诗人纯粹的抒情、宣言、解读和领悟,有时候,诗人的态度,远比诗歌表达的内容更为重要。“我把这片深爱的土地当成一张锦绣的纸/把身体当成一支行走的笔。”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