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受活》、乔叶的《认罪书》《拆楼记》、宁肯的《天·藏》《三个三重奏》、王尧的《民谣》、林白的《北流》等絮言体小说、注释体小说、注疏体小...
摘要:从《水乳大地》算起,范稳迄今共发表了7部长篇小说,其结构形式丰富多样,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水乳大地》是“合拢式”的结构,时间跨度长达百年,像...
乍一看《血液科医生》这个书名,我以为是对医院某一科室的深度采访,但读了小说的开头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这部小说写的是血液科的医生、护士、护工以及病人的群像,并通过...
一 《万川归》中第一个被打开的是万杜松和万风和的亲子关系,万风和通过亲子鉴定证明了妻子杜衡生的万杜松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万风和与杜衡的婚姻关系破碎了。亲子鉴定是朱辉...
一 有选择权的女性 张惠雯一家从休斯敦搬到波士顿,2018年7月底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她送给我一本新出的小说集《在南方》,而那时,她已经完成了本书收录的小说写作时间最早的一...
一 《平乐县志》(《收获·长篇小说》2023年夏卷),是80后作家颜歌继《平乐镇伤心故事集》、《五月女王》、《我们家》之后又创作出版的一部关于“平乐镇系列”的长篇小说。 这部...
有一段时间,人们对于鲁迅的理解,还仅仅放在公共语境里进行,不太注意其私人话语的意象所指。或者说,公与私的界限是朦胧的。理解鲁迅的难度,是话语带有界定性,分不清这种...
《经典常谈》共有十三章,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在篇目顺序安排上,朱自清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他认为“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体现出他对文学发展环境的思...
如果说钟求是的中篇小说《宇宙里的昆城》(载《收获》二0二三年第一期)的确是一部杰作,支撑其思想艺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中科学因素的强势存在。关键在于,这里的科...
一 空间 1.共时与历时 我同意结构主义观点: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结构即空间被表达出来。结构主义首先是对整体性的强调,认为整体对于部分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
诗集《我热爱的人间》(海燕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共收录诗人薄暮的81首诗作,写父母亲情、村镇生活,写诗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和所知,写他人和自己的欢乐。诗人从历史、现实、...
睽违《推拿》15年,毕飞宇新长篇《欢迎来到人间》终于降临人间。 如此艰难如此慎行的背后无论因为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毕飞宇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新要求而且还是高要求...
在纪实文学《地火:攻克“磨刀石”油藏纪实》(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中,王琰、徐佳两位作者怀着对石油工人强烈的思想感情,着力塑造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中涌现出...
何建明新近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石榴花开》以其对于新疆全新视野的描述,给予我们别样的惊喜。在我看来,这部作品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石榴花开》全篇以“石榴花开”为主旨...
从去年开始,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开始陆续推出由杨庆祥教授任总主编的“新坐标书系”,据编选方和出版方介绍,这套书系旨在全面展示当下青年写作的力量,兼具可持续性与史料研...
收到谭竹寄来的散文《独坐美丽的夜》,一打开,看到那配有淡蓝色湖面和纯净天空的封面,“独坐美丽的夜”几个大字映衬在蓝色的天空下,便知这是一本富有诗意和知性的书。图片...
《老大》这部小说是王方晨“大地与人”三部曲(《老大》《公敌》《芬芳录》)的第一部,小说突破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为我们打开了新视域的大门,分析其隐喻性是进入该小说...
对于当代诗的写作者来说,“为什么写诗”的理由千姿百态,但起码绝大多数写作者都是有自己的充分理由的。但“为什么读诗”对于当代的读者来说,却常常是一个需要回答而非不言...
1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的创作主体往往是显性和隐性互见的,但在诗歌创作中,尤其是女性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创作主体往往是显性的,这必然会影响到其中的表达方式、审美取向、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