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艺术漫谈 >

从“娜拉”到“艾鲡达”,易卜生是个先知先觉的人——看首次被搬上我国舞台的易卜生作品《海上夫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李健鸣 参加讨论


    
    由陈数主演的话剧《海上夫人》剧照
    当我第一次看见北京当代话剧团出品的《海上夫人》的海报时,就被谭韶远先生的设计吸引住了。这张海报就像是对易 卜生这部晚期代表作品的一个概括:一片大海,一座灯塔,暗示了女主人公、“海上夫人”艾鲡达的成长过程,而从“海上”这两个字拉长的线条中,可以感受到:这很可能就是海上夫人心酸的眼泪了。我心里稍微有点紧张,因为悲剧的暗示大有扑面而来的架势,而我很怕看那种让你紧张得无处可逃的作品,特别是让你完全沮丧和感受不到生命力的作品。然而看到 《海上夫人》 在舞台上的呈现的时候,我悬着的心松弛下来了,我看到的是像思绪那样不断波动的海水、海水掀起的一个个波浪,以及艾鲡达终于浮出海面的喜悦。
    这是《海上夫人》首次被搬上我国舞台。易卜生通过对被称为是“海里来的女人“的艾鲡达几乎是充满爱恋的刻画,揭示了艾鲡达在经过长达五六年的内心斗争之后,终于获得了生命自主权的过程。
    已经嫁给凡戈尔医生的艾鲡达一直被内心的困惑禁锢着,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乐趣。五六年前她有过一次惊天动地的恋爱,充满活力和变数的大海把她和一个陌生的水手联系在一起。但因为水手工作的船上发生命案,水手不得不逃离,但他答应艾鲡达一定回来接她。艾鲡达发现自己并不了解这个陌生人后,就拒绝继续回他的信,同时她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嫁给了医生。她心里对那个陌生人始终怀有某种恐惧,但又被他深深吸引。精神上几乎崩溃的她告诉了医生自己的所有担心,就在这时陌生人出现了。经过几番挣扎,艾鲡达已经决定同这个水手一起去到把他们连接在一起的大海上。可就在她要走以前,突然发现这实际上并不是她的选择,而是陌生人的选择,她实际上从来就没有为自己的生活做过选择。在这一“顿悟”下,她意识到,她内心的紧张和困惑就是因为她从来没有主宰过自己的生活,而是一直依赖他人。此时的她才明白她依恋的大海不应该是外面的那片水,而必须是自己心灵里的大海,必须是她自己的自由。她发现自己可以选择了,也知道自己必须承担责任。
    易卜生可以说是用无限的爱意塑造了一个在痛苦中成长的女性,并表现了这位女性的内心力量。从“娜拉”到“艾鲡达”,易卜生肯定是个先知先觉的人。看完 《海上夫人》,我想到了很多剧作家,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有哪个人如此关心和热爱女人了。北欧妇女的解放是有目共睹的,这肯定也有易 卜生的功劳,因为他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女人心中的那头唤作“爱”的野兽是如此的倔强和执着,当女人有了选择的自由,她就能控制那头野兽,因为有了自由感觉的爱必然是种升华。
    而王媛媛的舞台则充分地向我们传递了原作者鲜明的女性立场以及她对女人的深深理解和支持,并处处流露出这一作品的现实意义。
    这是王媛媛第一次执导话剧。认识王媛媛近十年了,这十年来我几乎看了她编导的所有现代芭蕾作品,我一直很钦佩这个个子不高,但却有很多力量的女子,她的舞蹈作品中有一种特殊的“坚毅”,并且有很强的现代意识。没有想到的是,从来没有执导过话剧作品的她,这次在她的处女作里也展现了她的这种坚毅和现代意识,并且制造了舞台的流畅和惬意,甚至可以说,导演在角色内心的紧张和困惑和非常生活流的随意之间找到了一种难得的平衡。因为这部作品稍不留意,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愁苦,非常自恋的戏。
    导演之所以能找到这种平衡,在我看来主要是依靠两点:一是导演有很强的调度能力。这部戏主要是由一对对的男女组成的对话所组成,而比较长的对话在舞台上要比独白更难以处理,并很容易就让舞台变得生硬。在王媛媛的舞台上,三对人物不断地进进出出,不断地像走马灯似的转换,则表现得非常自如和生动,而且不乏动人之处。我想,这主要归功于导演长期执导舞剧的功力,导演有很强的舞台感,而且几乎是本能地知道,在什么地方舞台必须要有一定的流动感。当然谭韶远设计的极具想象力的舞台(那个非常复杂的路标暗示了女主人公无路可寻的状况) 也帮助了她能自如地调遣演员,反过来,她又通过调度使并不复杂的舞台装置有了各种立体的形象。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高级老师向大女儿求婚的那段对话,这一对话总让我想起“双人舞“的节奏,因为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这段对话既表现了人物的接近又充分展示了人物的疏远,最后是两个人物有点尴尬地碰撞在一起,甚至给人某种诙谐的感觉。导演另一个长处是让演员呈现了一种非常轻松的状态,在演员身上看不到导演给予的压迫感或控制欲,所以演员的表演整个状态非常生活化,也极其自然。
    说起表演,当然必须提及陈数。多年前我曾看过她在电视剧 《暗算》里演的“黄依依”,当时真有点被她的演技惊住的感觉,可惜后来再也没有看过她的影视作品。陈数无疑是一个能走向内心的演员,在 《海上夫人》的舞台上,仅仅几分钟以后,观众就能感到她内心的那个“野兽”,那个让她不安和烦躁的陌生人。陈数通过她的讲述、她极有韵味的台步和形体展现了她的惊恐、怒吼和挣扎。陈数还出色地完成了角色的变化,下半场当她一身黑衣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她的整个形体反而放松了,因为她已经决定要离开医生了。当然陈数的表演之所以精彩在一定程度上也必须归功于表演医生的罗二羊,罗二羊的表演几乎没有任何舞台腔,他和陈数的好几次谈话,特别是他们俩情绪上的配合和节奏上的共塑是这部作品的真正魅力。
    最后必须提及的是文本。今天在话剧界,最缺的似乎就是文本了:原创的文本或翻译的文本。张可女士执笔的 《海上夫人》 译本极其自然和生动,有的段落还充满了诗意。应该说正是她的出色的文本为导演和演员提供了创作的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演出的成功。
    北京当代话剧团出品的第一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我对该团的主创韩江和谭韶远先生的了解,他们肯定会继续致力于话剧的美学思考,关注话剧的社会影响,一定会把更多的经典作品和原创作品贡献给我们,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