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7)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9:11:47 《世界汉语教学》 袁毓林 刘彬 参加讨论
2.3 “什么”在否定对象之后 根据“什么”前成分(即否定对象)语法性质的不同,我们可将其分为“V+什么”和“A+什么”两种格式。在某些环境中,还可以通过复用该成分(即由V或A表示的否定对象)形成“V+什么+V”和“A+什么+A”格式。 2.3.1 V+什么(+V) (22)谢什么?好朋友不就应该这样吗? (23)怕什么?又不是什么大事。 (24)吵什么(吵),烦死人了。 (25)你知道什么!睁着眼睛说瞎话! 通过观察以上例句,我们发现,这里的V一般是不及物动词Vi,其中“Vi+什么”意思相当于“为什么Vi”,也就是“不该Vi”,如例(22)—(24)。不过,V也可以是及物动词Vt,如例(25)。 “什么”用在动词性成分之后,一般用来否定该动作行为发生的合理性,也就是不希望这种动作行为发生或继续发生,相当于一个否定性祈使句,带有制止或劝阻这种行为发生或继续发生的意味,意思是“不要(不用、别、不该)V”。这里的“什么”表示否定,往往是说话人在听到对方的话语之后,对对方的言语行为或话语内容表示不赞同,因而,通过引述对方话语的部分内容构成“V+什么”形式,从而表示否定意义。比如,在例(23)中,对方说“自己很害怕(或者其行为、心理上某些迹象表现出很害怕)”,说话人通过引述对方的部分话语,构成“怕+什么”,以此来表示否定意义,意即“不必/该/要怕”。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V是及物动词Vt时,通过否定对方认为Vt的合理性,来间接地表示“不V(NP)”,相当于一个否定性陈述句。比如,例(25)中的“你知道什么!”,通过否定对方自认为“知道”的合理性,间接地表示“你不知道(这件事)”。类似的动词还有“明白、懂、会”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