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魏晋文人讲演录》指瑕(5)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九)服寒食散的故事
    第174页讲述了一个服食寒食散的故事,原文出自《太平御览》卷二四七引《启颜录》:
    后魏孝文帝诸王及贵臣多服石药,皆称石发乃有热者。非富贵者亦云服石发热,时人多嫌其诈作富贵体。有一人于市门前卧,宛转称热,因众人竞看,同伴怪之,报曰:“我石发。”同伴曰:“君何时服石,今得石发?”曰:“我昨在市得米,米中有石,食之,今乃发。”众人大笑。自后少有称石发者。
    古人记载这个故事的本意,是说服食寒食散是当时富贵阶层的时尚,风气所扇,致令举世争相仿效,甚至没有经济能力吃散的人也要矫揉造作,假装富贵人“石发”时的种种状态。马先生解释这则故事,认为当事人意在“讽刺这些文人的食药风气”,与故事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笔者无意反对透过典籍文字的表面解读出新异的结论,但对细节的解说总要以不违背时代精神作为底线,如此解读古籍,显然已经发挥过当,近乎信口开河。
    其实问题还不止于此。这个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北魏孝文帝时,孝文帝登上皇位在延兴元年即公元471年,此时东晋已经亡了半个世纪,马先生却用这个故事来描述东晋时代的情形,在没有任何说明和考辨的情况下,即明言“当时曾出现这样一个笑话”云云,实在有欠严谨。
    除了上举各条,另外还有少数比较明显的人名或标记方面的错误。如第145页“司马炎的妻子、惠帝时的梁皇太后和她的父亲梁峻等构成第一个外戚集团”,乍一看不知所云,联系史实略加思索,方知作者此处提到的人物乃是“杨皇太后”及其父亲“杨骏”。再如第153页引潘岳《悼亡诗》“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后面括号内标注“其三”,实际上出自三首其一,与前文所引“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怅怳如或存,周遑忡惊惕”数句出自同一首诗。这些错误可能出自校对不严,但错得有些离谱,故一并指出,以免贻误初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