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魏晋文人讲演录》指瑕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马良怀著 《魏晋文人讲演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版
    

马良怀教授《魏晋文人讲演录》把中国历史上最富文人精神的一群文人作为研究对象,笔墨驰骋于文学和历史的中间地带,视角和方法兼具文史之长,发明颇多,有些看法相当精彩,大有益人神智之效。但书中也有若干地方存在着对前人著述的误解或曲解,有些论断出于作者的想当然,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知识性错误,有失科学和严谨。兹将阅读中随手所记,按照页码顺序论析于下,希望为读者提供一参考,也盼望再版时能酌予修正。
    (一)鲁迅书赠瞿秋白对联
    鲁迅先生曾经也发过一个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是在为瞿秋白整理文集之后,发出这一感慨的。……鲁迅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是在阅读、整理完瞿秋白的文集,也就是对瞿秋白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发出来的……(第19页)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先生手书赠给瞿秋白的一副对联,堪称古今咏颂友谊之绝唱。作者在此有两处错误:
    (1)著作权归属有误。对联的原作者是清代浙江钱塘人何瓦琴,名溱,字方谷,长于金石篆刻,著有《益寿馆吉金图》。他集《兰亭序》的字成上述联句,并请徐时栋(1814—1873,字定宇,又字同叔,号柳泉,浙江鄞县人,道光丙午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专事著述)书写。徐时栋非常欣赏这副对联,收入他的《烟屿楼笔记》。鲁迅在1933年2月购买到这部书籍,对此联极为赞赏,遂手书送给瞿秋白。此联手迹今存,现藏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款为“疑仌道兄属”。瞿秋白常用的笔名是“凝冰”。“疑仌”是“凝冰”二字的变体,所指即瞿秋白;落款为“洛文录何瓦琴句”,“洛文”是鲁迅1930年之后偶用的笔名。
    (2)时间有误。许广平《鲁迅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秋白夫妇搬到同属北四川路底的东照里……他们房里布置得俨然家庭模样,鲁迅写的用洛文署名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一副对秋白亦即对党的倾注心情,用两句‘何瓦琴语’道出其胸怀的对联也挂起来了。”据作者说此联的书写时间在1933年3月初,而鲁迅负责编辑、校对、出版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时在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遇害之后,上卷出版于1936年5月,下卷出版于同年10月(见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绍介〈海上述林〉上卷》一文的注释)。马良怀先生显然把鲁迅整理瞿氏文集和“发感慨”的时间搞反了。从对联的上款来看,绝对不是送给亡人的口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