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哭湿”类动结式的事件性特征(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5 《汉语学习》 崔婷 参加讨论

    *②a.李四哭湿了。
    b.李四吃坏了。
    c.李四喊哑了。
    d.李四哭红了。
    这类动结式无法还原域外论元(external argument),属于二元非宾格动词②。例如:
    *③a.手帕被李四哭湿了。③
    b.肚子被李四吃坏了。
    c.嗓子被李四喊哑了。
    d.眼睛被李四哭红了。
    由上可见,前面例①中位于主语位置的“李四”并不是域外论元,整个动结式属于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
    1.2 “哭湿”类动结式的状态变化
    通过上文例①可以看出,“哭湿”类动结式在句法表层上带有两个论元,以“李四哭红了眼睛”为例,事件由原因事件“李四哭”和结果事件“眼睛红”组合而成。“哭”这个动作是由主语论元“李四”发出,状态变化“红”落实在“眼睛”这个宾语论元上,宾语论元“眼睛”其实是间接受影响者。“眼睛红”这种生理上的状态变化有其特殊性,其原因事件一旦被激活,结果事件无需依赖外部使因便可独立发展,状态变化有一定的自发性。如“哭”一旦到达一定的量或者积累一定量之后,“眼睛”会自然地、自发地引起“红”这个变化。我们可把这种变化称为结果必然导向的自发性变化。从其他动结式的被动形式也可以说明这样的状态变化。如“窗户关上了”等受事主语句,可以表达成被动句“窗户被(李四)关上了”。前者的被动性受到忽略,表示事件是符合人们意愿的,而后者则相反。但是“眼睛哭红了”并不能说成“眼睛被(李四)哭红了”,所以“眼睛哭红了”本身不具有被动性,与其说具有被动性,还不如说这种状态变化是“眼睛”本身自发的变化,并不是由外部引发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