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振宇,复旦大学中文系;甄成,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 200433)。 原发信息:《当代修辞学》(沪)2017年第20171期 第9-23页 内容提要:叙实性常被认为是某些词语所具有的一种词汇语义特性,是句子的预设意义,但并不能对真实的语例进行很好的解释。实际上,“叙实性”虽与词汇语义有关,但就其根本而言,是一种语用修辞现象,是由多重因素触发的,词汇的内容往往只提供一个语义框架,而具体的内容必须在语境中得到推定,这个过程涉及语义视角、意义层次、前景背景,以缺省推理为核心,并充分考虑信息的传信特征。除此之外,积极的修辞策略也会改变句子的叙实性,尤其是在认识者为第一人称的时候。 关 键 词:封闭性与叙实性 语义预设 视角 前景与背景 传信 缺省推理 第一人称 基金项目:本文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汉语及方言中的否定问题研究”(批准号:12AYY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句法与语义计算研究”(批准号:13YJA740005)的资助。 一、从“封闭性”到“叙实性” 汉语谓词“叙实性”(factivity)的研究,近年来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渡边昭夫(1979)、Tsao(1990)、辛斌(1997)、李明(2003)、伊藤大辅(2007)、袁毓林(2014)、李新良(2014、2015、2016)等。但是这些研究都未回答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了句子的叙实性?又是什么使句子的叙实性消失? 叙实性实际上是“封闭性”(opacity)研究的延伸。“封闭”(opacity),直译为“晦暗”,指心理、言说动词,以及一些具有“指向性心理状态”的行为动词,在语境中打开了一个新的“可能世界”,即思者、言者、行为者的心理或话语世界,它与思者、言者、行为者本人所在的世界无关,因此两个世界的真值没有本质上的联系,相互独立。封闭性的句子称为“封闭语境”(opaque context),与之相对的是“开放语境”(transparent context,直译为“透明”)。另参见徐烈炯(1990:72)的介绍。封闭动词①,又名“内涵动词”(intensional verb),至少有两个小类:一是所谓“引语动词”,即其宾语实际上是主语所说或在心中所想的一个话语,如“认为、感到、觉得、相信、断定、希望、想、害怕、怀疑、说、告诉、宣称、听说”等,Givón(2001:153-155)把感知(perception)、认知(cognition)及话语(utterance)动词称为“PCU动词”(PCU verbs)。二是所谓“意向动词”,即其主语在行为中针对的是自己意向的一个目标,如“(寻)找、研究、探求、避免、求饶、求情、道歉、躲避、反抗、反对、证明、支持、站在……一边(表示主观态度)”等。 下表是它们的世界关系。可以看到,世界1与世界2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并无本质的真实性关联关系,因此,即使说话者肯定李四相信自己看见了魔鬼,“李四看见魔鬼”这件事对说话者而言也可能真可能假,“魔鬼”的存在与否也不能确定,其他例子也有同样的情况: 但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时可以获得开放性意义,一类是意向动词的“达成”(fulfilled): 如果说话者认为李四的确证明了所看见的是魔鬼,则说话者也认为魔鬼是真实存在的,“李四看见魔鬼”也是真实的事,也就是说,世界1与世界2“相互通达”。“意向动词”的语义内容中就包含一个目标,即主语要在自己所在的世界中去证实自己意向中的事物,现在用了表示目标达到的语词,如“找到”的“到”,“的确……了”,说明说话者认为这些意向中的事物已经实现。另外,有一类“意向达到动词”,即专指意向活动的目标达到的动词,它们也有开放性,如说话者认为李四发现了墙底有人,则说话者会认为墙底是有人的。 另外一种开放性意义就是本文所讨论的PCU动词的“叙实性”。Kiparsky & Kiparsky(1970)首先发现了英语中的相关现象,命名了“叙实动词”,并详细讨论了它们在英语中的句法语义特征。Karttunen & Peters(1977)、Levinson(2001/1983)都把叙实动词列为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的类型之一。利奇(1987:427-452)专设“叙实性”一章讨论它的真实性类型。袁毓林(2014)、李新良(2014)对此做了一个总结,他们把表1中那些一般的封闭性PCU动词称为“非叙实”(none-factives)。其他动词又分出以下类型(见下页表3)。 对叙实动词而言,不论主句为肯定还是否定,从句都是真实的,即不论说话者认为李四是否后悔,是否知道,说话者都认为“李四没考上”这件事是真实的。 对半叙实动词而言,主句为肯定时,从句是真实的,是开放语境;但主句为否定时从句的真实性不定,是封闭语境。即说话者认为“李四承认”的话,则说话者认为“李四偷了柜子里的钱”是真的;但如果李四没承认,那么他是否偷了钱仍然可能真可能假。 另一种半叙实动词正好相反,主句为肯定时,是封闭语境;但主句为否定时是开放语境。如果说话者认为李四不否认的话,则说话者认为“李四偷了柜子里的钱”是真的;但如果李四否认,那么他是否偷了钱仍然可能真可能假。 对反叙实动词而言,不论主句为肯定还是否定,从句都是假的,即不论说话者认为李四是否假装,是否吹嘘,说话者都认为“李四没考上”“李四很吃得开”是假的。 可以看到,叙实、反叙实是完全开放的,而半叙实是一半开放,一半封闭。另外,前述的意向动词实际上也是半叙实的(Hooper 1975),如表2所示,当主句是肯定时是开放的,但当主句是否定时则是封闭的,如说话者认为李四没能证明所看见的是魔鬼,则对说话者而言,魔鬼是否存在、李四是否看见魔鬼仍只是一种可能性。 总括前人的研究,有以下结论:封闭性是引语动词(PCU动词)和意向动词的典型性质,而叙实性(开放性)则是少数的、边缘的、有标记的性质。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有时会获得开放性意义,而不是问为什么会造成封闭性,因为封闭性(几乎)是必然的,而叙实性则(从某种意义上讲)“违反”常识。对一些主句动词来说,开放性的条件比较清楚。意向达到类的开放性是来自动词的语义以及“意向目标达到”的表达,因此如果目标未达到,就仍然是封闭的,这就是它“半叙实”功能的产生机制。反叙实动词的开放性也来自它的语义,“假装”是做自己认为虚假的事,“吹嘘”是说自己认为虚假的事。 研究的困难在于,有的PCU动词一反常态,它们主要用于开放性的叙实意义上,而且这种叙实功能如此之强,成了它们的默认特征,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它们(语义内容)天生如此,还是由特殊的条件所导致的?它们的叙实性会不会失去? 迄今为止的研究尚未见到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这也是本文的任务。限于篇幅,本文只集中讨论两类最典型也最难解释的叙实谓词:③ 1)主观叙实的“后悔”类动词,可构成“条件从句”,即从句事件的真实性是主句事件发生的前提性条件。包括“怨恨、后悔、懊恼、哀叹、奇怪、诧异、抗议、庆幸、高兴、自豪、表扬、欣赏、感谢”等④。 2)客观叙实的“知道”类动词,可构成“知识从句”,即从句事件是外在于主句主语的一个事实(知识),它是自我为真的,主句事件表示的是认识者对这一知识的认识,不论他是否认识到,这一知识本身是不变的,是真的。包括“认识到、知道、清楚、晓得、明白、记得、想起来”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