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来源结构与真正重动句的判定 由于阅读古书时存在断句的问题,判定一个句子结构究竟是来源结构还是真正的重动句就需要一个标准。我们认为当两个VP整体上充任某个复句的分句或整体上充当某种句法成分时,它就是真正的重动句或者说重动短语。重动句最常出现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的分句位置上,假设复句的分句如上文2.1例(12)“若落笔落得着/若落笔落不着”,因果分句如: 重动句还常常内嵌在句子内部充当某种句子成分,比如整体上充当心理感知义动词的宾语、在系词“是”后充当判断谓语或内嵌在定中短语内部做定语等,这种情况下的重动句可以称之为重动短语结构,这是重动句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重动句进一步语法化的表现。如: (26)雪窦又道:我恐逃之逃不得,大方之外皆充塞,忙忙扰扰知何穷,八面清风惹衣裓。(《碧岩录》卷1) ①明清时期“V得C”中的“得”常写作“的”,这可能与“得”的虚化有关。 ②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版本较多,笔者核对了吴晓铃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和王季思校注,张人和集评本《集评校注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该例句均如此。 ③可能式“VOV不C”在金元时代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实现式“VOV不C”的消失,上文我们提到,近代汉语中的许多“VOV不C”都表示结果未实现的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VO没VC”。现代汉语“VO没VC”大约在清代之后才逐步开始使用的,对此我们还会另撰文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