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圈层”表离散的实体,含有物量;动词“变化”负载动量,可由副词“频繁”等表明其量大(次数多);形容词“困难”负载性状量。 (1)基本量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量类,用数目及其他辅助手段表达的数量具有通用性,可以具体表达物量、动量和性状量,因而也是一种基本量。此外,物量的载体事物、动量的载体动作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环境,因此,空间量和时间量在量范畴系统中也有基本量的地位,两者可合称环境量。 由此,基本量类如下图所示: 需指出的是,时间量、空间量及其变化构成事件的基本环境,常隐含在事件的表达中。如: 例(7)a中“越来越V”隐含时间量变化,“V上来”有空间量变化;b中“暗了下来”“亮了起来”在性状量变化中伴随时间量的变化;c 中“滚泛上来又沉淀下去”既表达具有大值的动量,也隐含时间量的变化。 另外需说明的是,空间量与时间量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具体事物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其空间量值常被视为本身的性质,如“这棵松树高十米”(比较:“这棵松树距那棵水杉十米/两树间的距离是十米”,两物间的距离不作为事物的性质);而时间量通常则不作为事物本身的性质。 (2)派生量 派生量是在基本量类的基础上增加某一参数得到的量类。增加的参数是次范畴化时选择的标准,反映的是量的某一方面特征,主要有:[±主观]、[±离散]、[±有界]、[±精确]、[±真实]、[±固定]、[±常态]等。前述各基本量都可增加某一参数派生出两种量类,如物量可分出主观物量和客观物量,性状量可分出离散性状量和连续性状量。定量/固化量和不定量/弥散量的划分依据是,量是固定的量点还是有一定幅度的量段,如“崭新”与“新颖”、“痛饮”与“饮用”中的不同量。其余可参见文后附录量类系统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