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概念驱动和句法制导的语句构成和意义识解——以“白、白白(地)”句的语义解释为例(11)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语文》2014年第5期 袁毓林 参加讨论

    张谊生(2000:240、241)说(24a)“以行为的客体‘滕大尹’为基点,表示别人获得利益但没付代价”。其实,这一句的陈述性意义是:“白白里作成了别人”的空主语(倪善继兄弟)“付出代价却没有获得利益”;其推导性意义才是:滕大尹“获得利益但没付代价”。张谊生(2000:287)说(24b)“似乎是两可的,从‘我们厂’的角度看,是A义(无效地、徒劳地),从‘这种人’的角度看,又是B义(无代价地、无报偿地)。当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还是清楚的。从上下文看,应当是B义”。其实,这一句陈述的是:主语“我们厂”不能“付出代价却没有获得利益”,即他所谓的A义(无效地、徒劳地);其推导性意义才是:“这种不干活的人”“获得利益但没付代价”。 
    可见,甩开句法结构的语义解读往往会出错。张谊生(2000)说:“在兼语句中,同一个‘(白)V’总是要同时涉及两个行为者。所以,在兼语句里,‘(白)V’的A、B两义的相对性就更突出。甚至连‘白’的位置也是灵活的,既可以修饰致使类动词,也可以修饰后面的行为动词,但不会改变基本语义”。例如: 
    
    张谊生(2000:288)说: “无论‘白’在前还是后,这两句总归以兼语为表义重点,所以都是A义(无效地、徒劳地)”。果真如此,句法结构对语义解释的制导作用就丧失殆尽了。其实不然。(25a)陈述的是: 我们不能让“诸位弟兄们”徒劳地、无收获地“跑这么些路”,“白”表示A义;但是,(25b)陈述的是: “我”不能无代价地“教你跑路”,“白”表示B义。张谊生(2000)接着讨论了下面两个例子: 
    
    张谊生(2000:288)说:“无论‘白’在前还是后,两句的表述重点总归不会相同。前句是你拉车我乘车,我不会不给你报酬的;后句是你们拉我的车去赚钱,我不要车份儿。前句的‘白拉’是付出,表A义(无效地、徒劳地),后句的‘白拉’是获益,表B义(无代价地、无报偿地)”。其实,(26a)陈述的是:“我”不让“你”徒劳无收益地拉车(即“白给、白搭”),“白”的确表示A义(无效地、徒劳地);(26b)陈述的也是:“我”“付出代价却没有获得利益”地让你们用我的车(即“白给、白搭”),其中的“白”的意义也是他所谓的A义(无效地、徒劳地)。(26b)的推论性意义是:你们可以无代价、无报偿地用我的车一天。如果改成(26c),那么陈述的倒是:“我”让你们“获得利益却没有付出代价”地用我的车(即“白得、白捡”),其中的“白”的意义倒是他所谓的B义(无代价地、无报偿地)。那么,为什么(26a)和(26b)结构不同(“白”的位置不同),但是“白”的语义解释却是相同的。原因在于其中的动词“拉(车)”的语境意义不同:在(26a)中,“拉(车)”指的是一种劳动和服务;在(26b)中,“拉(车)”指的是一种对设备的享用。于是,“白”的意义也具体地实现为徒然提供劳动却没有收获,或者徒然提供设备却没有收获,都是“白给、白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