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口语中的前置性话题标记“就”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语文》2013年第6期 司罗红 参加讨论

    话题标记是话题重要的句法特征,汉语中是否存在典型的前置性话题标记存在争议。口语中的“就”具有引导和标识各种话题的功能;引导话题的“就”由介词虚化而来,但在句法位置、能否省略、所带成分的意义和性质等方面与介词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已经失去了介词的主要性质,成为典型的前置性话题标记。 
    作者简介: 
    司罗红,郑州大学文学院。 
    相关信息: 
    本文是国家社科青年项目“语用特征对句子生成机制的影响”(编号12CYY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语法原则与汉语特殊句式”(批准号:2009JJD740011)和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句子功能范畴在‘谓头’敏感位置上的句法实现”(编号:12YJC740054)的阶段性成果。论文得到了导师徐杰、汪国胜等先生的悉心指导,特此感谢!文中错谬概由本人负责。文中例句来大多源于北京语言大学口语语料库,部分引自前贤的著作,恕不一一列出。 
    1.引言 
    话题是语言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特别是Li&Thompson(1976)从语言类型学的高度提出汉语是一种话题优先型语言后,汉语学界对话题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汉语中的话题通常可以采用移位至句首和添加话题标记等显性句法手段进行标识①。方梅(1994)指出汉语中的句中语气词有标识话题的作用。例如: 
        (1)刚才那个人从来就没有用心过,不然成绩不会这么差。 
        (2)昨天永定门外有人丢了个钱包。 
        (3)咱们的人从早到晚都不闲着。 
    例句中的句中语气词(提顿词)“啊”、“吧”都有标识句首话题的作用,持相同看法的还有胡明扬(1981)、张伯江、方梅(1996:37)、徐烈炯、刘丹青(1998:77)、刘丹青(2005、2008:251)、屈承熹(2008)、强星娜(2010)等,虽然各家表述并不相同,但是对句中的语气词作为后置性话题标记标识话题都持赞成态度。 
    胡裕树(1981:321)指出,介词“关于”可以出现在句首,其主要作用是引出话题成分。陆俭明(1986)、屈承熹(2005:123)、陈昌来(2002)、聂仁发(2007)都有相似的看法。将句首的某些介词看做话题标记表述最明确的是陈昌来(2002:227),他明确指出“介词有话题的标记功能,像‘对、对于、关于’等介词就是典型的话题标记介词,经常介引话题的介词主要是容事介词‘对、对于’,以及关事介词‘对于、至于、就、就说’等等”。例如: 
        (4)孩子们的出路,家长们心里已经有数了。 
        (5)人品,小王确实是上上之选。 
        (6)仅意义上看,这两次会议有可比性。 
    刘丹青(2008)则指出,虽然有些前加性的成分可以引出话题成分,具有引出话题的作用,但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实词性或其他虚词的性质,还不是典型的前加性话题标记。例句中引出话题的成分是介词,不是典型的话题标记。 
    通过对大量口语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现代汉语中的“就”在口语中是典型的前加性话题标记,具有引出话题的作用;作为话题标记的“就”由介词“就”虚化而来,但已经失去了介词的主要功能,与介词表现出一系列的句法差异。本文着重研究典型的前加性话题标记“就”,揭示它的主要语法特点及与介词的差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