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小说社会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评论》2014年01期 陈丽英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陈丽英,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对文学的外部研究并非新近才出现的,社会-历史的实证主义批评模式在新批评出现之前一直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的产生与社会的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当然,文学批评不能完全撇开社会因素而仅仅局限于文本世界的狭小空间里,即便如新批评派后期的代表人物韦勒克也同样不能忽视文学的社会性:“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它以语言这一社会创造物作为自己的媒介,诸如象征和格律等传统的文学手段,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社会性的”,“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或‘效用’,它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情。因此,文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大多数问题是社会问题”。①即使是最纯粹的文学作品也是语言创造物,而语言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其社会性。戈德曼认为其发生结构主义方法与传统的社会批评的区别在于,后者是从个体出发,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联或者外部环境对作品的影响,而前者则是从一个整体性结构“集体意识”出发探讨与社会的深层同构关系。
    实际上,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理论不仅深深地受到卢卡奇小说发生学的同构理论、皮亚杰的发生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戈德曼也毫不讳言吉拉尔的“他者的欲望”的中介理论对他的“集体意识”这一中介的提出的重要作用。另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对他的“总体性”概念也有着莫大的影响。应当说,戈德曼的文学社会学研究绝对不是偶然发生的,因为法国本身就是“文学社会学”研究的发源地,对文学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探讨最多、最有成就的也是法国。在法国,文学社会学研究出现很早,如史达尔夫人的《论文学》(1800)和《论德意志与德意志风俗》(1810)就是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系统探讨文学现象的较早专著,另外还有波纳德的《作家的独立性以及戏剧对风尚和趣味的影响》(1805),居约的《以社会学视角看艺术》(1889)等众多文学社会学和艺术社会学的流派和成果。在20世纪,文学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欧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萨特的《什么是文学》(1947)、洛文塔尔的《文学、通俗文化与社会》(1961)、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1958)、菲根的《文学社会学的主要方向及其方法》(1964)等,并已经在文学研究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而瓦特的《小说的兴起》就是运用现代经验主义文学社会学进行小说研究的典型。因此,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理论,既博采众家之长,也有自己的独创之处,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文学批评的方法理论。
    一、“超个人主体”与“世界观”
    (一)“超个人主体”概念
    戈德曼在皮亚杰、卢卡奇以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等思想基础上,形成他独特的“发生结构主义”方法论。其发生结构主义理论最为强调的是整体观,这种整体性是建立在把一个社会集团作为主体的基点上,这种集体主体(collective subject)戈德曼称之为“超个人主体”(transindividual subject)。
    戈德曼认为,之前的文学批评最大特征就是文学作品常常是在它与某一个体主体、也就是作者的联系中被研究的。虽然有关作者个体的一些历史事实可以解释作品的部分意义,但是“历史事实是与大众的习惯、活动和精神结构相联系的”。这些习惯与精神结构不但制约了他们的行为,也制约了他们的知识、思想和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习俗构成一个整体之中的诸因素。“这些精神习惯、这些心理结构和行为结构都不是个体事实”。②个体只是社会群体这一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洪流中的沧海一粟。
    几乎人的任何行动都不是以孤立的个人为主体的。即使现实的社会结构趋于通过物化现象掩盖“我们”,把“我们”变成几个彼此不同并且互相隔绝的个体的总和,但是行动的主体仍是一个群体,是“我们”。③
    在戈德曼看来,要真正认识一种思想,必须把它置于社会整体和历史隧道中,它才能真正得到说明。一切历史的行动,从打猎、捕鱼到审美的和文化的创造,唯有当它们与集体主体相联系之时,它们才能被科学地研究,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才能诉诸理性。④他认为,个体并不是真正的主体,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社会进程中,真正起作用的是那些超个人主体。只有在宏观结构和整体之中,人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解释,当它完全或部分地依托于一个整体,才能获得结构上的意义。由特定意义结构聚合起来的个人,构成了他所说的作为社会集团在场的集体主体。集体主体是遵守同一价值规范的某一聚合体。“超个人主体由一些处于相同社会——经济状况中的个体构成的一个社会阶级或群体。与先验主体相反,这是复数的主体,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并参与历史的建构,而非站在历史之前或者历史之外。”⑤可以看出,与以往文学批评相区别的,就是戈德曼提出的发生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e génétique)方法所关注的是集体主体,而前者则将作品与个体主体相联系:“发生结构主义的产生,与传统文学批评的主要分歧就在于前者将作品与一个集体主体相联系,而后者则将作品与个体主体相联系。然而,对于发生结构主义更为特别的是,集体主体构成了一个不尽被意识到的有意义结构。”⑥发生结构主义就是从“有意义的结构”这一基本前提出发。“有意义的结构”(significant structure)概念是戈德曼框架的基础,整体性概念则为该框架提供了宏观分析的视野。
    戈德曼说:“我要提醒大家,有意义结构只有在超个人主体的层次上方是可能的。”⑦他认为个体的建构只有在与个体的社会化、与组成和他相联系的诸集体范畴相联系时,才能得到说明。历史就是在超个人主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的。超个人主体在诸个体的精神范畴和那些文化创造物之间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功能。而创造、感知和理解“有意义结构”的,只能是超个人主体。
    因此,他进一步提出,文学作品的创造者并不是作者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因此,要解读一部作品,只有把它放在社会生活和历史流变中,“通过把它们与集体主体联系起来,才使它们充分地明白易懂”。⑧
    一种思想,一部作品只有被纳入生命和行为的整体中才能得到它的真正意义。此外,往往有助于理解作品的行为并不是作者的行为,而是某一社会群体的行为(作者可能不属于这一社会群体),尤其是涉及重要的著作时,那便是社会阶级的行为。⑨
    较为关注“实证”方法的戈德曼“淡化了卢卡奇的唯心论色彩”,⑩当然也和康德思想的影响是有关的——从经验事实出发,同时不放弃对“上帝”的信念,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他声称自己采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他当然并非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的。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经验事实所带来的知识,只要还没有被综合进一个具体的整体,那么,它依然是抽象的,肤浅的。只有综合才能使我们超越片面的、抽象的现实而发现其本质特征,并在整体上把握其内在含义。”(11)
    为取得合法性,在论证“集体主体”时,戈德曼还树起了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的大旗,甚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具有了发生结构主义的意义,如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和弗洛伊德(当然,这两个名字在这里具有一种更加普遍的价值,意味着所有辩证和实证的社会学和所有受弗洛伊德启发的精神分析学)的思想一样,都是发生学结构主义”。(12)“马克思主义是结构主义的最初形式之一”。“在我的文章中,我明显地求助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学派之结构概念之中,有两个基本的概念:超个人主体概念和发生概念”。(1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