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左”倾第一人的悲喜人生 推荐人:任杰 推荐理由: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本书第一次利用了中央档案馆和中央组织部的材料档案,以及俄罗斯等国外的有关王明的材料,还原了一个比较真实的王明。本书作者曹仲彬、戴茂林是著名党史学家,积十数年之功,遍访王明身边及生平知情人,融通学界多年来王明研究的成果资料,同时配有5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让读者近看王明的悲喜人生、品评王明的功过是非。 关于王明离开莫斯科的时间,有的说是2月或3月初。王明说:“我早已在二月初就离开莫斯科回国来了”,孟庆树也说是王明于2月离开莫斯科。但1929年3月26日米夫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说:“近日将派遣戈卢别夫(陈绍禹)同志和10到15人的一批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和翻译”回中国。 说明王明这时还没有回国,他回国的时间应该是3月底或4月初。 据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黄理文回忆,米夫对王明回国曾特意作了安排:“上火车坐的是头等车厢,两人一个小包间,窗帘拉着,谁也看不见。这在苏联只有中央委员才能享受这种待遇,而中国同志只有瞿秋白等少数政治局委员可以享受这种待遇。““到海参崴换轮船时,王明坐的是二等舱,而留学生回国大家都坐三等舱。” 当时,国内很需要理论干部。对于王明这个学过理论的青年回国参加实际斗争,中央寄予很大的希望。为了使他所学的理论能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中央打算派他到苏区去工作,以使他了解中国实际,学习革命经验。护送他去苏区的交通员已经派定,但王明想留在上海,在党的机关里工作。师哲曾回忆说:“王明对从欧美经莫斯科回国的一些人讲过,在中国搞革命活动,领导工作只能从上边来做,从上边去领导容易得多,在下边作实际工作困难太大,有力使不上,有本事施展不开。王明常说,领导革命需要有核心力量,没有这种核心,没有骨干力量支持你,无论你怎么正确,你的主张也推行不开,得不到拥护。领导核心的形成,是从斗争中来的。所以,1929年王明回国后,不愿到基层工作,坚持要留在中央机关,一心一意想当领袖。他既害怕白色恐怖,又害怕做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 党组织接受了王明的要求,允许他留在上海。5月,王明被分配到中共沪西区委,在书记何孟雄领导下做《红旗》报通讯员。据孟庆树回忆,王明回国后的工作很不顺利,她说: 1929年2月,绍禹离莫斯科。秋白叫他去找代表团管理组织工作的余飞。余飞叫绍禹到上海宝隆医院去接头。但是,绍禹到沪后,虽几次去信,也未见有人来接头。直到“五一”节前,绍禹在街上遇到陈原道同志,才接上了头。原道同志当时是中央组织部的干事,他根气愤地说:“宝隆医院这个地址破坏已半年了,我们早已通知过代表团,为什么余飞还把这个地址告诉你,而给别人不是这个地址!?”原道告诉中央后,第三天李立三到寿阳公(绍禹住的旅馆)来。他一见到绍禹,就横眉怒目、面红耳赤地问绍禹,国际有什么意见。当绍禹把情况告诉他后,他说:“你虽然在莫斯科学习过,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要到最下层、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去。”绍禹说:“可以”。李立三派绍禹到沪西去,做《红旗》报的通讯员。但当绍禹找到沪西后,才知道已有了通讯员高杰三同志。高同志说:“我要半年以后才能离开。你是来做候补通讯员的,是给我做助手的。你的任务是每天领来报纸,送发报纸,每早六时到北四川路青年会拿《上海日报》(李求实主编的),拿70份左右。一半我分给区委,另一半由你自己到工厂街道等处去贴散。《上海日报》是秘密的,要善于躲避敌人。在电车上把报纸放在足下。时常有敌人来搜查,要小心......”李立三不准绍禹和区委人接触,只和高杰三一人联系。 1929年5月的某日,绍禹去青年会拿报,遇到李求实(他是共青团中委和书记处书记)。他和林育南等都不满意当时的中央。李问绍禹来此做什么,绍禹说来拿报。李说:“你是交通?”绍禹说:“我是候补通讯员。”李说:“区委有交通,我从未听说有什么候补通讯员!谁分配你这个工作?”绍禹说:“阿三(即李立三)要求我做最下层、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李求实说:“你能不能到报馆来工作,你很可以写东西呀。”过了三个月,绍禹才被调到沪西区委做宣传部长,有时代理区委书记等职。 ——摘自周国全 郭德宏《王明传》 具体图书信息请点击页面右上角图书链接处查看。 责任编辑|崔培 注明: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文章下方的评论框里留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