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竹枝词的名、实问题与中国风土诗歌演进(9)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 newdu 参加讨论

    (二)近世地方诗歌类型的互动演进
    以上两条路径,是纪行诗和景观诗发展至诗歌成熟期必须作出的一些创新和调整。虽然与它们的本来面貌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但至少还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前进,并没有与风土诗充分交汇在一起。但作为三种平行演进的诗歌类型,既然它们的主体特征随时运而变,彼此之间必然会有相互的作用力存在。风土诗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文学陌生化和庶民化潮流的影响。
    风土诗的新变,固然受到社会等级、创作技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最显而易见的,还是异文化元素的撞击和比照。就像纪行诗人热衷于对奇山异水的描绘,风土诗的创新也离不开各类民族竹枝词、边疆竹枝词、海外竹枝词的加入。当一个与汉族文化截然不同的已开化或半开化的世界出现在作者面前的时候,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对创作灵感的触发和把握将变得异常容易。原本已新意无多、似曾相识的华夏风土,在中央集权和儒家思想的辐照下存在了上千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采风陈诗的教化意义。到了明清两代,随着改土归流、开拓新疆等国家行为,輶轩采风一事又在陌生的疆土得到了重生。无论诗人们是主张“礼失求诸野”的反躬自省,还是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道德宣教,至少为风土诗的题材拓展打开了一条宽阔的道路。而从尤侗《外国竹枝词》的封闭式书写,到晚清海外竹枝词对欧洲各国的实地采风,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在政治变革和西学东渐的潮流中,中国文人的文化自信是如何发生细微变化的。以上这些,表面上看是诗人们对陌生文学素材的一种追求,实则反映文人对新奇、新兴知识的获取欲望,而更深层次的,还有国家、民族观念下对跨文化交流的各类诉求。
    平心而论,风土诗中对异域新闻的书写,究竟是受到了纪行诗中旅行探险元素的直接影响,还是拓宽人类社会的空间边界本来就是文学的必然趋势,实无法作出一个很明确的判断。但纪行诗还有一大特征,它对风土诗发展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比较明了的,即纪行组诗中的流动书写。早期的风土组诗,每首之间并没有紧密的逻辑联系,后来受到地志文学书写的影响,组诗的体例渐趋完整和复杂,但这种联系带有鲜明的社会结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联系,而不是文学的联系。总的来说,风土组诗的内容随着作者的空间移动而变化,这样的写作方式在南宋始露头角,(51)在元明渐成气候。它主要有两个文学源头。一是纪行诗歌中重纪风胜过言志或写景的一路,比如较之范成大使金诗、汪元量《湖州歌》中的沿途触景生情和心路历程,元杨允孚《滦京杂咏》中有三分之一篇幅吟咏“途中之景”,他对沿途民生和掌故的书写就更接近风土诗歌的本旨;二是民间文学中的路程歌传统,明初张得中的《北京水路歌》、《南京水路歌》等作品,已有明显的“即唱即用”的底层实用色彩,正是这种与路程相关的可歌属性,结合竹枝词的采风功能,出现了一些凸显空间流动性的拟民歌,如徐渭的《自燕京至马水竹枝词》、《自马水还道中竹枝词》等。这一类型的最典型作品,当推晚清志锐的《张家口至乌里雅苏台竹枝词》和官文的《陆路即事竹枝词》,如果说前者尚有边疆竹枝词的某些特殊性,那么,官文的一系列行途纪风之作,已没有明确的书写区域,它的主线不在一地之社会结构,而是作者旅途的民生见闻。就作品的理性和成熟度而言,它当然不及那些动辄百首的地志文学作品,但换个角度看,这却是“风土即竹枝”观念的另一种体现,即只要有关风土便可称竹枝词,至于其中是采风还是录事,是怀古还是纪今,是静态的结构书写还是流动的空间书写,都是其次的了。
    以上民族、边疆和海外竹枝词,固然是风土诗向外汲取养料的一种方式,但它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触发,从这个角度来说,风土诗的内部挖潜才是它突破瓶颈的正途。流动书写的引入当然是很好的方法之一,但更广、更深的潜力挖掘,应与整个中国文学庶民化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随着历史的推进,风土诗歌的书写权在不断地普泛化、底层化,这在文学题材的拓展上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清代涌现了大量事涉行业百态的风土诗歌,其中有北京杨映昶的《都门竹枝词》、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杭州丁立诚的《武林市肆吟》等。从有裨声教的角度来看,这种趋于碎片化的纪风方式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另一个层面上,却比较接近社会史研究中的微观书写。作者对当时底层社会的民众面貌及生活细节的白描,主要通过两个层面的书写予以落实:一是使用平易、嬉笑的语言,让风土诗歌更贴近下层读者的阅读能力及习惯;二是使用平民化、生活化的观察视角,将自己周边的平凡世界客观、详实地记录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采风或存史,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身份认同,对自己所在的社会阶层和共同体的一次价值诉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风土诗的书写权不断分化和下移,它的题材养料就是无穷尽的,这是另一种文学的陌生化,只不过这种陌生太靠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以致微小到我们无意入诗而已。
    综上所述,中国风土诗歌的聚合式演进,主要表现为两条线索。一条是表象层面的文体聚合,即以竹枝词为主线,先后与棹歌、杂咏、杂事诗、百咏等其他诗歌体类合流,吟咏内容也从风土拓展至掌故、故迹、风景等(但控制力渐趋弱化)。这让原先类目繁杂的风土诗歌有了一个经典的体类,“风土即竹枝”的观念得以巩固并泛化,甚至可以说,风土诗在所有地方诗歌类型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其日后发展存在覆盖一切地方性知识的可能性。另一条是内涵层面的功能聚合,即竹枝词的发展演变,本质上是以竹枝词为代表的风土诗与纪行诗、景观诗等其他地方诗歌类型互动影响的一个过程。之所以纪游诗、百咏诗、八景诗等或多或少地被竹枝词所兼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风土诗歌所蕴含的民间性特征,较之纪行诗、景观诗中的文人性特征,更贴近地方诗歌的整体发展所展现出来的近世文学趋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