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自唐宋而下,古人对竹枝词的观念认知,大致呈现一个从采风转向纪风、从写情转向纪事的过程。继而,随着清初竹枝、棹歌二体的合流,乡党掌故大量入诗,“风土即竹枝”的观念逐步生成,并出现了泛风土化的发展趋势,杂咏、杂事诗、地名百咏等地方诗歌体类纷纷向之靠拢。这种表象上的文体聚合,实质上是宋以后地方书写中的纪行诗、风土诗、景观诗三大诗歌类型的功能聚合,体现了中国近世文学发展中的地域化、陌生化、庶民化特征。只有动态地厘清包括竹枝词在内的诸多风土诗歌体类的层次和边界,它们的发展脉络才能显现出来,风土诗歌在文学和文化之间的价值张力方能调和,其学术意义才能得到均衡、多维的展现。 关 键 词:竹枝词/风土诗/地方书写 标题注释: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系作者主持的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宋代地名百咏与古代地志文学的兴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叶晔,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近30年来,竹枝词作为一种风土信息的文学载体,又重新成为文学文化界的一个热点。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对历代竹枝词的整理,是学界现有的主要成绩,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王利器等编《历代竹枝词》、丘良任等编《中华竹枝词全编》陆续问世,相关的文献研究,在数量上呈现一片欣荣之势。而每年有关竹枝词的研究论文,虽有上百篇之多,但一半左右属于地方上的文史研究成果,单篇阐说,就事论事,在研究的视域和格局上有一定的局限;另外一半,则是社会文化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其学术水准不可谓不高,涌现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论著,但在这些学人的眼中,无论竹枝词还是风土诗,①都只是他们的史料素材而已,他们感兴趣的不是风土文学本身,而是以风土文学家们独特的书写视角和敏锐度,将一些在传统的史志书写中很少被关注的信息保留了下来。故对一位历史学家来说,中国的风土文学是一个浩繁的文献宝库,它甚至在地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等研究领域,亦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本来,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取舍态度,无可厚非,但由此形成的重风土轻文学的思维惯性和研究走势,却让历代竹枝词的“数量”越来越多,以致各类风土诗歌之间失去了应有的边界。原本早应完成的厘清竹枝词概念及发展脉络这一基本任务,直到现在仍说不上得到了完满的解决。 面对竹枝词及风土诗研究中纷繁混乱、浮光掠影的局面,笔者主张应严格遵循分层与守界的考察原则。这一研究理念最近在家族文学研究中被多次强调,用以纠正相关领域中结论大而不当、千族同面的表层研究路数。“分层指符合逻辑地将研究对象不断深化和体系化,以便在多层次中立体把握对象;守界指循名责实,使各层次、各概念之间不相淆乱,并都有其边界清晰的适用范围。”②诚然,风土文学研究与家族文学研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笔者以为,这一套分层和守界的基本法则还是可通用的。一来风土文学内部的竹枝词、棹歌、杂咏、地名百咏等二级体类,有必要用守界的原则将它们较清晰地区分开来;二来在风土诗歌中占据核心位置的竹枝词一类,其文化内涵在不断地变化和扩张,有必要从功能类从或类分的角度切入,予以更复杂、更立体的分层考察。而且,笔者还有意在此分层与守界原则的基础上,插入第三条原则,即用知识考古的方法,将不同时代的作者和读者对竹枝词概念的不同理解作适当的区分,使我们对相关史料的阐读和运用更加细密和谨慎。 以上这些困惑,最终都或多或少地指向了竹枝词的名、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如果厘清了这个问题,作为文学的竹枝词研究将得到实质性的推进,中国风土诗歌的发展脉络也会由繁化简,变得更容易把握。而当前学术界对竹枝词的概念界定,可分为古代文学和古代历史社会两大研究领域。根据各自研究目的和定位的不同,他们对竹枝词的认知和理解,实在大相径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层面上的竹枝词研究甚至整个中国风土诗歌研究的深入拓展。而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尝试去突破固有的概念壁垒,廓清常在的认知误区,理顺以竹枝词为代表的中国风土诗歌的发展脉络和功能层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