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在反思与调整中重建当代中国文论——2015年文艺学知识状况回眸及其展望(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学批评》 李圣传 参加讨论

    注释:
    ①高建平:《从当下实践出发建立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②周宪:《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③南帆:《中国文学理论的重建:环境与资源》,《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④参见朱立元:《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⑤姚文放:《大众文化批判的“症候解读”对当代中国文论重建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⑥王宁:《世界诗学的构想》,《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⑦尤西林:《以文学批评为枢纽的文学理论建构》,《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3期。
    ⑧王一川:《公共桌子边的文论对话》,《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3期。
    ⑨李春青:《略论“意境说”的理论归属问题——兼谈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可能路径》,《文学评论》2013年第5期。
    ⑩祁晓明:《王国维与日本明治时期的文学批评——田冈岭云文论对王国维“意境说”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11)罗钢、刘凯:《影响的神话——关于“田冈岭云文论对王国维‘意境说’的影响”之辨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12)周宪:《也说“强制阐释”——一个延伸性的回应,并答张江先生》,《文艺研究》2015年第1期。
    (13)党圣元:《二十世纪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强制阐释”谈略》,《文艺争鸣》2015年第1期。
    (14)高楠:《强制阐释:西方文论的一个理论母题》,《文艺争鸣》2015年第12期。
    (15)赖大仁:《反向性强制阐释与“文学性”的消解——兼对某些文学阐释之例的评析》,《文艺争鸣》2015年第4期。
    (16)李春青:《“强制阐释”与理论的“有限合理性”》,《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
    (17)周宪:《文学理论的来源与用法——关于“场外征用”概念的一个讨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8)乔国强:《试谈文论的“场外征用”》,《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5期。
    (19)朱立元:《也说前见和立场》,《学术月刊》2015年第5期。
    (20)陈晓明:《理论批评:回归汉语文学本体》,《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
    (21)陆扬:《评强制阐释论》,《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5期。
    (22)张江、西奥·德汉:《开创中西人文交流和对话的新时代》,《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期。
    (23)J·希利斯·米勒:《“解构性阅读”与“修辞性阅读”——致张江》,《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24)傅修延:《从西方叙事学到中国叙事学》,《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第4期。
    (25)傅修延:《论音景》,《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5期。
    (26)傅修延:《论聆察》,《文艺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
    (27)龙迪勇:《十二年磨一书的甘苦历程——关于〈空间叙事研究〉》,《博览群书》2015年第1期。
    (28)申丹:《女性主义和消费主义背后的自然主义:肖邦〈一双丝袜〉中的隐性叙事进程》,《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1期。
    (29)申丹:《反战主题背后的履职重要性——比尔斯〈空中骑士〉的双重叙事运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30)江守义:《20世纪80年代叙事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学术月刊》2015年第7期。
    (31)赵宪章:《语图符号学研究大有可为——“文学图像论”及其符号学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0月8日,第6版。
    (32)吴琼:《视觉文化研究:谱系、对象与议题》,《文艺研究》2015年第4期。
    (33)杨向荣:《图像转向抑或图像霸权——读图时代的图文表征及其反思》,《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1期。
    (34)胡继华:《虚拟他者——列维纳斯的“伦理诗学”与媒介文化批判》,《文艺研究》2015年第2期。
    (35)尤西林:《冷媒介与艺术》,《文艺研究》2015年第3期。
    (36)张永清:《历史进程中的作者——西方作者理论的四种主导范式》,《学术月刊》2015年第11-12期。
    (37)赵勇:《“奥斯维辛之后”命题及其追加意涵——兼论作家们的反驳与阿多诺的“摇摆”》,《文艺研究》2015年第11期。
    (38)胡亚敏:《“概念的旅行”与“历史场域”——〈概念的旅行——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中国〉导言》,《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39)张冰:《理论化倾向与多元化格局——从关键词维度透视丹托的艺术终结观》,《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5期。
    (40)饶静:《不可再现物的再现——朗西埃论美学之伦理转向》,《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
    (41)陈炎:《西方艺术中的感性迷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42)王一川:《艺术身赏与艺术欣赏之间——兼论生活论视野中的公众心理层面构造》,《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10期。
    (43)董学文:《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1期。
    (44)周平远:《苏区文艺政策四大原则》,《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45)崔珂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再评价》,《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2期。
    (46)丁国旗:《怎样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2期。
    (47)高建平:《论学院批评的价值和存在问题》,《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1期。
    (48)徐岱:《作为方法的文化批评》,《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49)魏天无:《“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年第29辑。
     
    (《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