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领域里深耕(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王杰 贾洁 参加讨论

    另外,在这种平台上,合作研究的可能性也就出现了。从我自己来讲,在2014年切斯特大学的会议之后,我们有了中英学者合著一本关于《中国梦》著作的计划;我在自己的研究计划中也开展了与阿列西·艾尔雅维奇(斯诺文尼亚)、刘康(美国)的合作研究计划。虽然因为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别这种合作研究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从研究工作可以预期的效果看来,是有良好的前景的。
    贾洁:《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集刊您的带领下已经坚持办了近20年了,它也是CSSCI核心刊物,是您的心血,您能说一下该刊的办刊宗旨及一些办刊的体会吗?
    王杰:是呀,到明年《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就出满20卷了,30余册,总字数超过1500万字,其中许多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美学》、《文化研究》、《文艺理论》、《外国文学研究》所转载。这份刊物是武汉大学刘纲纪教授倡议创办的,1--8卷由刘老师主编,从第9卷开始我担任主编。这份刊物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处于低潮的历史时期创办的,当时有一个宏大的愿望,办一份世界上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专业期刊,促成各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学者的交流与对话,共同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期刊从开始就定下了用不同语言刊发不同国家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者成果的原则,当然,因为条件的限制,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很远,但是我们的确一直在努力。
    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里要办好这样一份专业期刊是非常困难的。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近20年的办刊历史上,经费和人手不足的困扰是始终存在的,最大的困难还在于受到一些人,包括中共干部的不满和反对。说实话这是让人痛心的心事,说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和意义还有许多人不了解或者不理解。对此,马克思当年的态度也是我的态度:“让他们去说吧,走自己的路!”说到办刊的体会,我认为国际化的视野是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能得到学界同仁的认可和尊重,主要是因为期刊的学术质量,只要努力,还是做得的。因为在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美学仍然处在美学和文化研究的最前沿。
    贾洁:2016年初,您正式受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一直以来,您都强调办学与治学的国际视野,跟您现在的工作环境正好契合,能说说您今后的学术计划吗?
    王杰:加盟浙大有些突然。我在交大人文学院的工作因为种种原因陷入某种困境,我先是向学校提出辞职,但是没有批准,奇怪的是不久又非常神秘地突然解除了我的职务,原因只有决策者知道。这时有几个学校开始邀请我前去工作,我几乎没有犹豫地选择了浙江大学,现在受聘为“求是学者特聘教授”,还担任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在交通大学工作期间,由于担任人文学院院长的缘故,对人文学科的危机和可能的出路有长时间的思考,我认为,国际化和跨学科研究是重要的途径。与上海交通大学一样,浙江大学非常重视学术研究的国际化以及跨学科研究,我所工作的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对我们的研究寄予很高的期待,对我的学术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都给予我们办历史上的最大支持,我想这是我把研究工作做好,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办得更好的重要基础。
    说到今后的工作设想,首先继续办好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从今年我们将论坛更名为“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论坛的组织方式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国际化方面会更为侧重。其次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我们会增加英文文章的刊发份量,增加英文摘要的质量,同时,也会努力扩大国外的发行,希望这份刊物的国际影响力能逐渐提高。
    至于我自己的学术规划,第一步把手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认真做好,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研究。一个学术上的考虑是,会将研究重心适当移向审美人类学的研究,这样的调整有多方面的考虑,注重中国审美经验的理论阐释是其中的核心点。用国际化的方法和国际合作的方式来研究中国的审美经验和美学,我想是有意义,也很有挑战性。
    贾洁:最后一个问题。我们80后的青年学者,在参与国际对话的过程在,在所谓话语权方面多少还是感受到压力,您对我们有哪些建议呢?
    王杰: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过去是如此,今后很长时间仍然会充满困难,但是路是能走出来的。回想2008年我已经51岁了,英语不太好,但大胆跑到全英排名第五的英文系做研究,真是太拼了。现在回想起来,大约是因为我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主编的缘故,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英国开放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英文系、人类学系的许多顶级学者都安排安排时间专门接受了我的访谈,其中包括伊格尔顿、托尼·本尼特、汤普森(剑桥)、拉什(戈德斯密斯学院)等。因此,我想对青年学者说,学术追求的勇气是很重要的,学术交流的机遇要自己努力创造。
    其次,我建议一定要盯住国际学术界的前沿,努力做一流的研究。在当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目前仍然是一个充满危机和希望机遇的时期,问题是自己要钻得下去,在1—2个问题上取得发言权,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你比别人研究更深入、更系统。首先要有发言权,然后才谈得上话语权。现在青年学者英语好这是个优越的条件,但英语只是工具,学术交流要有内容,有自己的研究、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理论。再此基础上加上学术追求的勇气,事情就好办了。
    好的,感谢你,希望有机会我们继续交流。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通讯》201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