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底层叙事不应被各种理论所捆绑,其价值和意义取决于底层叙事"本身"。一些民族作家的底层书写底蕴厚实,真实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在物质文明冲击下进退失据所带来的迷惘和痛...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后承继和延续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民间文学研究理念,注重民间文学的思想性与社会历史价值,将其视为新的民族国家文学建构的重要部分。1...
摘要: 女作家朴草兰是朝鲜族第六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早期的作品以唯美主义的手法展现年轻人成长的烦恼,后来逐渐关注工业化、城市化时代朝鲜族社会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这一...
摘要: "毒药猫"故事是羌族民间故事中极具特色的一类故事,可分为去情境化、再情境化与情境重合三种,故事共享着从对立到反转再到统一的模式化情节,其中包含着传统羌族社会两性对...
摘要: 《丁郎刻木》在滇西一带的彝族群众中广为流传,含有明显宣扬"孝道"的思想内容。从艾伯华划分的民间故事的类型来看,《丁郎刻木》属于"家谱的来历"一类。这类故事在讲述故事...
摘要: 阿来的《格萨尔王》是近年来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小说采用两条线索并行的方式,使古代的格萨尔王与现代的说唱艺人晋美形成对话。阿来以个人的叙事力量重述史诗...
摘要: 空间批评是民族文学研究的新动向。和晓梅的小说通过对空间的巧妙运用,淋漓地呈现出纳西人的生活世界和感性世界以及纳西人对纯洁真挚之情的追求,暗示出文化冲突中的文化...
摘要: 1945-1959年的中国民间文学,延续的是延安范式,贯彻"一切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理念,处于对苏联的知识依附和对政治意识形态依附的阶段,民间文学的研究缺乏话语的自主性及学术高...
摘要: 柘枝舞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乐舞,其起源有石国、拓跋和南诏三说。石国说虽然可信但论证有待充实;拓跋说出现原因尚需申论;南诏说看似有理实则经不起推敲。 关键词: 柘枝舞;...
摘要: 民歌文体因各种原因在文体学研究中处于缺席状态。为填补漏洞,文章梳理了古今中外的文体观,界定了民歌文体的概念,认为民歌文体包括风格、修辞、结构等含义。奇数句诗行是...
内容提要: 当代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小说以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而著称于世。艾氏小说通过隐喻与写实的穿插交替,叙述了动物与人之间发生的关系在现代文明中的“变”与“不...
内容提要: 朱马拜·比拉勒是当代新疆著名的哈萨克族作家,其文学创作深受本民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的双重滋养,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语境下特有的思维特质与创作心理。对其作品的...
摘要: 唐代有关吐蕃诗歌是一部培育民族精神的诗史,它通过对唐与吐蕃两个半世纪交流碰撞历史的纪录,展现了中华民族直面挑战的血性担当、不离不弃的执着守望、正视矛盾的自我省...
摘要: 1949年至今,少数民族文学因特殊的时空因素和不同时期的现代性诉求存在两次叙事转型,分别形成了"革命中国合唱"与"文化中国变奏"两种典型的叙事形态。新时期特别是新世纪以...
摘 要: 中国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存在着广泛的交融关系。从微观与宏观出发,即存在“局部交融”与“整体交融”。“局部交融”可分三个层次,即以中原汉文学为中心,形成内层...
摘要: 作为当代民俗学重要的理论范式,"以演述为中心"的方法与"语言转向"之后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发展存在深刻的学术史联系。"演述"的概念提出和发展,可以参考海默斯批判乔...
摘 要: “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论题。对于两者关系,实际上涉及“同源”与“转换”问题。对于“同源”问题,从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英雄故事...
《中国民俗志》丛书宜昌市13部县、区卷本,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是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实施以来最显著的成果之一。编纂《中国民俗志》县卷本,是中国民俗学人和...
摘要: 在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传说国内存在着一个写传说的地方生态,写本能被广泛传播的原因,根本在于较为尊重民间原有传说的情节结构和叙述风格。这些内部写本有较为明显的向...
内容摘要: 涿鹿之战被称为中华史上第一战役,它对后世的影响有目共睹,其地望、性质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涿鹿之战并没有真实发生过,它来源于太阳(黄帝)照晒盐池里浑浊的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