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就意识到了这篇文章肯定不会作得轻松洒脱。其实,读梁衡的作品和接触梁衡其人,又怎么可以轻言洒脱与轻松呢? 与梁衡的结识是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当然,在此之...
从“不幸文学院”里走出来的作家:他的创作心理的形成与特质 读刘兆林的作品,每每想起泰纳对作家的论述,感到他的情况是比较贴切地符合泰纳之所论的。泰纳说:“在贝壳底下有...
瓦特·本雅明说,他最大的野心是用全部引文写一本伟大的著作。这个令人心醉的说法让我想到了一句名言:凡思想都被思想过。的确,我们所谓的发现,不过只是对前人说法的阐释、...
一 张枣在中国当代诗歌抒情的纯粹方面是公认的,即使他现在身在德国,但其影响力,随他偶尔见诸国内杂志的诗作和那薄薄的诗集,更多是写给朋友们的书信而仍在发挥作用。他的作...
由一个与《天涯》关系密切的人来评论这本杂志,可能是利弊参半的事。从利的一面说,因为关系密切——给杂志写稿,经常参加杂志社举办的一些学术活动,而且与编辑都是朋友——...
刘恒的小说传达了对人生命和生存困境的思索,在当代文坛引起了强烈反响,《狗日的粮食》中的瘿袋,《伏羲伏羲》中的杨天青和王菊豆,《虚证》中的郭普云,《白涡》中的周兆路...
(一) 在我国当下这样一种多元共生的文化语境中,历史小说家基于各自独特的气质、学养、生存体验和文化站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把握观照历史材料,编织叙说历史故事,表达对历史...
一 时间是一个画家,我是一张拓片图画,是山峦的形状,岩洞的轮廓,在我来到人世之前,这幅图画已经被画出。我沿着这条时间的水渠慢慢行走,发现了我与这幅图画的关系,我看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推重文品如人品,知人以论世的观点。我们常常将作品表现的文本世界和作家生活的现实世界作有机的勾连和分析。我以为,相对于虚构的文体,散文更适合坚守这种...
任何比喻都可能是蹩脚的,可人类永远都需要各种各样的比喻。推土机就是我对那些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作家的一种比喻。这个比喻恐怕也是蹩脚的,但我还是愿意把它公布出...
彭见明的《玩古》颇得行家好评,且已名列“全国八五优秀长篇小说奖”20部获奖作品之中。不过,这是一部让人读来饶有兴致、读后大有余味、细究起来则颇难说准和“坐实”的小说...
20世纪90年代中期崛起的晚生代作家群已经引起文坛广泛的关注,对晚生代小说创作的评价也可谓众说纷纭 [1] 。 许多人都注意到晚生代小说创作与中国90年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这大体...
1《废都》写作始于1992年11月,正值市场经济、商业大潮空前席卷神州大地之际。在该书的出版发行过程中,中国的文化界也来了一次现场演练,以标准的商业化方式操作了一回文学生产...
小 引 在世纪末的今天,每一个活得认真的人都免不了被形形色色无法排解的“中国问题”所困扰,其中“乡土中国”问题就是个横亘整个二十世纪且至今也未见有人圆满解开过的“死...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回顾欧洲小说的历史后得出一道结论:“随着塞万提斯而形成的一个欧洲的伟大艺术不是别的,正是对这个被人遗忘的存在所进行的勘探。” [1] 存在何以被遗忘...
一位现实主义的作家,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生存状态。向本贵正是这样一位颇具忧患意识的作家。作家出版社新近推出了他的第五部长篇小说《遍地黄...
有“怪诞现实主义大师”之称的阎连科,这次一改既往书写成规,返璞归真,化虚为实。落笔处,沉郁顿挫,力透纸背,娓娓道来的挚情箴言也直抵人心。《我与父辈》,尽管以散文体...
一 最近20年间(1979-1999)的散文批评是乐观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最后的,也是最可靠的留守处。尽管80年代中后期曾出现过所谓“散文解体论”,但事实上它不仅没能动摇乐观主义对散文批...
90年代以来,刘醒龙的《分享艰难》、何申的《年前年后》、谈歌的《大厂》等作品,被誉为“现实主义冲击波”、“新现实主义”小说。如何正确评价这种文学现象,成为文艺界一个...
最早读到的是筱敏的《俄罗斯三章》。那些放弃一切优渥舒适到西伯利亚陪伴丈夫流放的十二月革命党人的妻子,那个如白桦林般飒飒低语的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那个始终活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