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生态"是生态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来自"自然生态",通过隐喻类比而被人们熟知和接受,其结果是凡涉及语言生态的问题时多以自然生态作为参照系并进行类比,这影响了我...
《中国语文》2018年第4期(总第385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编者按 作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标志着白话文运动在文艺方面首先取得突破,并对20世纪的中...
比较诗学以平行研究为方法,以诗学或文学理论等为研究对象,研究视域跨越了文化的界限。这种视域下的比较研究,对中西方诗学的不同风格特点、美学风貌、发展规律等进行了对比。研...
萨义德的《东方学》在20世纪90年代被译介到中国后,书中“东方并非一种自然的存在”的观点对当代中国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研究者不再纠缠于经验层面的形象真伪...
截止到2018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纪实作品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曾用译名《西行漫记》)已经出版有81个春秋。回溯这本书的出版过程,就像斯诺进入陕北的...
得益于近几年算法、平台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大放异彩。2017年,微软开发的人工智能软件小冰,先是出版了现代诗集《阳光失去了玻璃》,后又在中央电视台的《机智...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文论界经历了从解放思想到砥砺创新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对西方文论跟风式地大量引入,到对这种盲目引进与全盘接受的反思,中国文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文论界经历了从解放思想到砥砺创新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对西方文论跟风式地大量引入,到对这种盲目引进与全盘接受的反思,中国文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
悉尼最标志性的建筑,自然是那座独树一帜、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蚌壳型歌剧院。它傲峙于悉尼海湾边,无论从哪个角度眺望、观察,都如张翅飞腾的造型,显得气势贲张、令人赞叹,它...
中国读者为何走出俄罗斯文学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提出一个非常有见识的观点,即:“一部诗歌的历史,就是诗人中的强者为了廓清自己的想象空间而相互‘误读’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对于我来说是初次接触外国文学的时期,我记得在那些曙色初现的时候,我起得很早,来到了永胜县新华书店排队买书,队伍很长,我排在中央,随同那座县城的...
《斯皮瓦克理论研究》关熔珍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当今的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及女权主义运动中,斯皮瓦克的名字一直十分引人瞩目,随着2003年赛义德的去世,斯皮瓦克成了...
1.美丽的权利 台北街头的标语很多,什么“要保命必须拼命”啦,“保密防谍,人人有责”啦,或是什么“在此倒垃圾者是畜生××”等等,这些我都能够理解。有一个到处可见,甚至上...
内容提要:鲁迅进入学校兼课,固然与学校开设了一些新的课程却师资匮乏有关,也与鲁迅在中国小说史方面具有相当的造诣有关,但更与民国教育体制有关。鲁迅到大学兼课,主讲中...
内容提要:张爱玲离港赴美后仍然笔耕不辍,但大量精力都用在“改写”,包括改编、改译方面。有对一些古今名作的“改写”,更有对自己作品不厌其烦的“改写”。她大约有三十年...
内容提要:蒋海澄(艾青)曾于1929年春至1932年1月在巴黎学习绘画,这是他人生的重要经历。一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复苏,缘起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近现代文学与美学思...
内容提要:沈从文的长篇散文《水云》至少发表过两次,入集多次,《沈从文全集》收入的“定本”《水云》,比初版本多出两千余字,在现代文学史上较为少见。《水云》初版写了三...
【摘要】儿童语言研究一直是语言研究的热点。汉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研究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对了解语言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至关重要。进行汉语儿童语言研究,不仅应关注字面语...
【摘要】本文从主体性这一概念出发,探讨主体间性问题,思考间性研究对翻译理论不断发展与成熟进程的贡献。由此,翻译研究将突破对作者、译者、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