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文学视点] 文化研究前景广阔 2018-08-17

    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路径、旨趣和立场,已经渗透到了人文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在很多并不以“文化研究”冠名的学术研究中,都可以看到文化研究的果实。文化研究彰显...

  • [文艺理论] [文萃]张冰:从“美学热”到美学的复兴——改革开放四十年美学历程探踪 2018-08-17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美学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是美学大繁荣、大发展时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美学发展相对的低谷和沉寂期;从90年代末...

  • [古代文学] 【文萃】许结:宋代楚辞文图的学术考察 2018-08-17

    楚辞学史到宋代进入一盛世,从文学与图像关系的视角考察,又兼含楚辞研究的语言文本与图像文本两端。就前者言,宋人的楚辞研究不仅改变了唐人论“骚”的单一与薄弱,开启了一...

  • [民族文学] [刘大先]必须保卫历史 2018-08-17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 “文学书写之中,无论是历史主义还是功利主义,都游离在有效的历史书写之外,前者舍本逐末,后者泛滥无涯。因而我们必须保卫历史,保卫它的完整性、...

  • [民族文学] [刘大先]必须保卫历史 2018-08-17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 “文学书写之中,无论是历史主义还是功利主义,都游离在有效的历史书写之外,前者舍本逐末,后者泛滥无涯。因而我们必须保卫历史,保卫它的完整性、...

  • [古代文学] 吴组缃:论《金瓶梅》 2018-08-17

    一 《金瓶梅》出现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约当16世纪中叶后、17世纪初。最初以抄本流传,至万历后期始见刊行。全书一百回。有两种版本:最早的名《新刻金瓶梅词话》,有万历四...

  • [古代文学] 陈鹏举:杜甫与《江南逢李龟年》 2018-08-17

    《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最好的诗篇,全诗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诗以李杜并称,是件非凡的事。唐代的底蕴,或者说向...

  • [古代文学] 王树森:李白与杜甫的君子理想 2018-08-17

    李白与杜甫,以郑重的笔墨记录下唐代社会由辉煌走向苦难的沧桑巨变,书写了身处其中的人民的转徙与歌哭,同时他们作品中也承载着对如何建构道德高标以拯救世道人心的艰辛求索...

  • [其他研究] 杨向荣:图像的话语深渊——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视觉文化观谈起 2018-08-17

    摘 要 在西方视觉文化的历史进程中,通过“镜子之喻”和“洞穴之喻”,柏拉图似乎确实树立了古希腊视觉的至上主义立场,但古希腊视觉至上论的背后是对视觉的偏见,呈现出视觉的...

  • [其他研究] 周志强:“听觉文化”与文化研究的陷阱——答王敦【学术争鸣】 2018-08-17

    内容摘要:“文化研究”对于文化政治的结构性问题呈现出特殊的“隔绝”方式。声音政治批评与听觉文化的对话,并非“补偿式”“交互式”或者“学科性”的联系,而是特定的文化...

  • [影视文学研究] 李楠 徐川:谈张伯驹对京剧的影响 2018-08-17

    张伯驹是20世纪集收藏家、鉴赏家、书画家、词学家、京剧表演家于一身的文化大家。他出身显贵门第,一生苦乐兼备,命运多舛,但其为人豁达,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在种种或顺或逆...

  • [文艺理论] 发生学与结构主义的接合——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2018-08-16

    戈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提供了一种发生学模式。这种模式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与结构主义的形式分析方法进行对接与融合,用带有马克...

  • [文艺理论] 走出“前苏联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构的形态与路径 2018-08-16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有一个逐步走出前苏联美学体系影响,进行自主性研究的过程,其中涵盖了转换思维模式、整合嫁接范畴命题以及融汇马克思主义、西方学说和中国本土语境进...

  • [文学视点] 被电影普及的“金布克奖”小说 2018-08-16

    最近令文学爱好者关注的一个大事件是长篇小说《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在著名的小说大奖布克奖50周年最佳小说公开投票中胜出,获得“金布克奖”(The Golden Booker)。将过去...

  • [句法语义学] “什么”在反问句中的性质及相关问题 2018-08-16

    【摘要】在“什么”反问句中,“什么”本身并不表达否定意义,也不是否定标记,只履行构成反问句的功能。否定是整个“什么”反问句的意义,其推导的机制是修辞三段论:根据语...

  • [方言学] 通城方言名词性标记“者” 2018-08-16

    【摘要】通城方言的名词性标记“者1”是名词词缀,附着在别的成分后面,构成“X者”式名词;“者2”是结构助词,附着在别的结构后面,构成名词性“X者”结构;“者1”还可以构...

  • [文学视点] 《圣经》的粤语翻译与粤语文学 2018-08-15

    19世纪初基督新教传教士来华,因清政府禁教,只能在粤、港、澳等地活动。他们为方便在粤方言地区传教,便在本地文人的帮助下,开始学习和研究粤语。来华传教士意识到中国幅员...

  • [文学视点] 优化语言生态 对外传播敦煌文化 2018-08-15

    敦煌文化需要通过对外话语交流以促进其传承,从而成为新时代中西文化交流、互动、交融的推动力。敦煌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有多种方式和途径,语言是其重要的载体和媒介。 敦煌...

  • [文学视点] 探寻中国文学译作对外传播方法 2018-08-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和项目工程促进文化“走出去”。据不完全统计,相继启动了“大中华文库”翻译工程、“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

  • [文艺理论] 艺术批判现实——关于阿多诺的美学遗产 2018-08-15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一代思想大师的阿多诺,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美学遗产。不论是对传统美学的批判,还是对自然美的张扬,抑或是对现代主义艺术尤其是新维也纳乐派的辩护,...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