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 [访谈] 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给科幻题材洒上诗意的阳光 2017-10-17

    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 妮 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美国堪萨斯城8月20日晚),第74届世界科幻大会揭晓了2016年度世界科幻雨果奖,我国“80后”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小说《北京折叠》获得...

  • [访谈] 一手写小说评论 一手研究旧诗词——记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 2017-10-17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主要从事新时期小说批评工作。一次偶然机会,旧体诗词进入了他的研究视野。近年来,他的研究工作在“新文学”与“旧诗词”间展开,他形容自己...

  • [访谈] 军事文学当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 2017-10-17

    问\徐芳答\乔林生 ■“家国天下”和“家国情怀”,不是仅仅说在嘴上的,更重要的是拿出实际行动,尊崇和爱护那些为了家国而奉献的人们。文学表现军队和军人,是不可回避的职责...

  • [访谈] 走近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7-10-17

    嘉 宾: 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作家、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吴志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文艺评论家) 主持人: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访谈] 阿列克谢耶维奇:用倾听和写作对抗遗忘 2017-10-17

    徐 馨 2016年8月25日,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此时,阿列克谢耶维奇坐在我的面前。亚麻质地的浅色衣裤,亚麻色的短发,嘴角淡淡的笑意,这一切让她...

  • [访谈] 张悦然:雪花落地 2017-10-17

    7月19日下午,张悦然见到了长篇小说《茧》的实体。她轻柔地托着这本杏黄色的小书,像揽着一个酣睡的婴儿。 这一刻,她心情平静。“从今天开始,它离开了我,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

  • [访谈] 用文学捕捞时代——专访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7-10-17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白俄罗斯作家。她通过与众多“小人物”访谈的方式,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等重大历史事件。著有《我...

  • [访谈] 献给倔强的心灵——对话著名作家张炜 2017-10-17

    ■解放日报首席记者顾学文 5年前,张炜以一部长达450万字的《你在高原》获茅盾文学奖;5年后,他来到上海参观由解放日报社主办的“贴近大地的灵魂——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

  • [访谈] 在执著坚守中求新求变 2017-10-17

    文学期刊新变种种 白 烨: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文化环境的变异,文学期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遇到一定的挑战。因此,守经达权,适时应变,就是一种必然的...

  • [访谈] 萧萍:多媒体时代的儿童文学创新 2017-10-17

    记 者:新书《沐阳上学记》是您7年来潜心创作,连续6年在媒体上连载的成果。现在集结成书,也算是一次总结和回顾,回头看看这些年关于沐阳成长记录的文字,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 [访谈] 赵仁珪先生谈治学:诗词研究应该提倡一种鉴赏学 2017-10-17

    6月1日,中国文化报记者在京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员赵仁珪先生。听他谈治学之道和学术心得,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记者:您师从启功先生,能否谈谈...

  • [访谈] 是语言的摆渡是相遇时互放的光芒 2017-10-17

    五四以来,中国新诗创作或多或少都受翻译体影响,中国白话新诗与诗歌翻译几乎孪生而出,这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特现象。在《诗经》《楚辞》和唐诗的伟大古典传统之外,...

  • [访谈] 流寓文学:古代文学研究新视角——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蒋寅 2017-10-17

    近年来,伴随着文学地域性研究的热潮,流寓文学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尤其是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从流寓角度来考察作家作品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

  • [访谈] 奥兹:在梦想与故事之间与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谈文学 2017-10-17

    以色列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阿摩司·奥兹近日再度访华,令众多喜爱他作品的朋友惊喜不已。2007年夏秋之交,奥兹曾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邀请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 [访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访中国刘禹锡研究会会长、华南师范大学 2017-10-17

    唐代是我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尤其是诗歌创作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给后世留下了无数佳句名作。那些被世人传诵了千年的诗歌,很多都是诗人在艰辛的流寓...

  • [访谈] 先锋与兼容(文学期刊掌门人·对话文学期刊掌门人⑦)——对话《山花》主编 2017-10-17

    《山花》杂志创刊于1950年,是一本以“开放、兼容、前卫”为宗旨的文学期刊。《山花》杂志地处贵州省,可说是地域文学结出的一个硕果,但《山花》又是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它向...

  • [访谈]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对吗? 2017-10-17

    对话嘉宾: 陈文新(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国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持人: 刘勇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时间: 2016年1月15日 地点: 北京语言大学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 主...

  • [访谈] 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访韩国当代小说家千明官 2017-10-17

    创作关注三要素:场景、人物、对话 罗雅琴:你的小说有很强的场景感,人物形象鲜明,细节特别鲜活。这与你在电影界的工作经历有关系吗? 千明官:肯定有影响。我在电影行业工...

  • [访谈] 披肝沥胆 与时俱进 2017-10-17

    披肝沥胆 与时俱进(党旗飘扬——纪念建党95周年) 对话人:王 蒙(文化部原部长、作家) ●历史的走向,人民的选择,党的先进模范作用,大量作家的革命化,成就了文学作品中党的形象...

  • [访谈] 唐宋诗词的现代意义 2017-10-17

    ■演讲人:莫砺锋 ■演讲地点:南京大学文学院 ■演讲时间:二○一六年三月 莫砺锋,1949年生,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