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论] 木 叶:一种回溯式的探索——评韩东《欢乐而隐秘》 2017-10-14
一 《中国情人》里,瞿红和自美国归来的前男友爱火重燃,为了爱情的纯粹性,打掉了自己与大款老板的孩子,他非但没有欣喜,还因此弃她而去。尽管他已入美籍,而美国对堕胎的态...
[作品评论] 刘川鄂:以文学悟生死 2017-10-14
湖北孝感作家周芳的创作以散文始,2013年出版的散文集《沽酒与何人》显示出大格局大胸襟,文字紧致简约有劲道。开篇《烟墩山》写的即是面对她所居城市的一座公墓的哲思。并无亲...
[作品评论] 周晓枫:手小的大夫会手术——评张莉《持微火者》 2017-10-14
我喜欢寻找那些闪烁在沉默文本里的亮光,尤其着迷于写作者们点燃火种、照见幽暗的片刻。 我所能做的,是用文字聚拢起这些“微火”,因为其中隐含着我们身在的广阔扰攘的现实,...
[作品评论] 朱壮军:金子与淘金者——品读梁衡人物散文有感 2017-10-14
科学研究表明,金元素是在超高温超高压的热核聚变中形成的,其过程较短暂,形成则少,所以稀有。这些深藏于地核中的金子,经造山运动,火山爆发,岩浆喷涌而出,形成了岩金。...
[作品评论] 桫 椤:文学作为历史的另一种形式——评胡学文长篇小说《血梅花》 2017-10-14
胡学文的《血梅花》以抗战为背景。尽管以民族苦难作为故事的背景,但小说却没有陷入苦难叙事的悲戚境地,反而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热血青春色彩。 单纯的历史叙事绝不会有这样...
[作品评论] 月 斧:刀片一般的叙事——读文西小说《被忽略和杜绝的》 2017-10-14
这样的小说有一股特别的力道。 力道来自刀片一样锋利的叙事。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叙事见出一个作家的高下,也见出一个作家的性情。 文西写小说不久,但叙事不凡。写小说属于新...
[作品评论] 张丽华:“原来死住在生的隔壁”——从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的角度阅读鲁迅 2017-10-14
内容提要 鲁迅的短篇小说《明天》形式完熟,却一直被认为是一篇内容简单之作。将之置于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的延长线上,并从“思想小说”的角度来解读,小说中平行并立的空间...
[作品评论] 郝景芳《生于一九八四》:自由并不简单 2017-10-14
科幻小说作家”、“雨果奖中短篇获奖者”,这些符号在指向了刘慈欣之后,再次指向了一位“80后”作家郝景芳。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郝景芳却在近期出版了一部被诸多媒体称为“现...
[作品评论] 张 敦:把悲催的生活写成荒诞喜剧——读魏思孝的小说集《小镇忧郁青 2017-10-14
(这部作品)讲述了凡庸和百无聊赖的生活,忠实于自己的身体和感知,用回避先锋的姿态和放弃投机取巧的渠道抵达了一个生活于县城的当代年轻人的内心幽暗世界。 所谓真实,不仅...
[作品评论] 孔令燕:花家舍的阴影——《山河入梦》 2017-10-14
理想主义的美好幻象竟然以极端的人性丑恶为结局,对理想的拥有者真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那片美妙宏伟的“山河”,只能“入梦”。 追寻理想而不得,是所有理想主义者的悲剧的...
[作品评论] 王季明:欢乐且伤感着的《同和里》 2017-10-14
《同和里》是王承志相隔十年最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写的是石库门里底层居民的生存。王承志说:“上海不只有十里长街、灯红酒绿、花天酒地 ,还有住在弄堂里普通居民规规矩矩...
[作品评论] 古远清:守护文明的学术品格 2017-10-14
用《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学比较》《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一类有深度的文学论著,让华文文学研究突破作家作品评论的框架,拥...
[作品评论] 周正朗:《三十八周零四天》,为母之前 2017-10-14
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身边有一个会尖叫拥抱上蹿下跳的小家伙。他是两年前才来到我身边的,但是这个过程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好些我已经有点记不真切了。只知道经过这一役,人...
[作品评论] 孙书文:在坚守与突破的变奏中让诗意飞翔——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诗歌创作述 2017-10-14
诗是挂在人类胸口的一块通灵宝玉,是人类智慧的精华。诗的高度,标识着文化的高度。文化丰饶的山东大地,自古以来诗意葳蕤。东夷人的《燕燕歌》被视为北方歌谣之始,《诗经》...
[作品评论] 邱华栋:用光亮打开封闭的幽暗——谈方格子长篇非虚构《一百年的暗与光》 2017-10-14
拿到方格子的长篇非虚构《一百年的暗与光》,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她那略带羞涩的微笑来。在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八届高级研讨(深造)班上,方格子非常内敛,低调,不怎么说话,一看...
[作品评论] 汤素兰:用童心编织的“中国结”——李少白儿童文学阅读印象 2017-10-14
李少白曾在关于创作的自述中说过:“我的童话几乎是跟在孩子身后捡来的”。关于自己的儿童诗,他也说过一个故事:“记得我在楚怡学校做副校长的时候,有一次,不知哪个调皮的...
[作品评论] 叶橹:存在着并生长——着浅议里下河诗歌群体 2017-10-14
自从2013年泰州市文联有意识地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论证“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以来,这一概念正在日益获得人们的关注。我在这里只就“里下河诗歌群体”这一现象,提...
[作品评论] 陈子善:雪峰——《灵山歌》 2017-10-14
毛边本在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兴盛,大致始于1920年代前期,止于1930年代中期。抗战爆发后,印刷条件大不如前,无论国统区、陕甘宁边区还是沦陷区,毛边本几近绝迹。抗战胜利后,毛...
[作品评论] 谭 谈:濡血为墨 莫美为美——谈谈长篇历史小说《墨雨》 2017-10-14
尘封百年的历史,要用文字将其发掘出来,真得有点考古学家的精神。湖南作家莫美以“考古学家”的耐心细致和坚忍不拔,果敢走进上世纪20年代湘中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横截面,用历...
[作品评论] 高 璟:一个具有多重解读意义的精致文本——林森《海风今岁寒》读札 2017-10-14
第一次读林森的小说,就深深地为之着迷。那个中篇名叫《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读完后,我使用了“不可小觑”来形容他,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将触角深入到了复杂的生活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