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论] 石皓:大城市里的众生相 2017-10-14
《王城如海》:徐则臣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70后作家,徐则臣一直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土问题。谈起70后作家,以徐则臣、李浩、张楚、路内等人为代表的作家群体,真正...
[作品评论] 石一枫:陈雪《摩天大楼》——关于人性的隐秘拼图 2017-10-14
摩天大楼在现代城市中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这一点毋庸置疑。尤其是在所谓的“后发区域”,这种地标性建筑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个城市正在向现代化突飞猛进的最强有力的证据,20世...
[作品评论] 王文静:先锋写作的证明题 2017-10-14
刘建东中篇小说《黑眼睛》,《当代》2017年第1期 《黑眼睛》是刘建东“师徒”系列中篇小说的又一新作。从早年的《减速》到近两年的“师徒”系列中篇,刘建东执著地走在先锋文学...
[作品评论] 荣新江:名家话说丝绸之路 2017-10-14
《话说丝绸之路》 刘迎胜 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选自《话说丝绸之路》) 敦煌壁画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选自《话说丝绸之路》)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地出土唐代舞女俑 (选自《...
[作品评论] 高洪波:《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用笔抒情到极致 2017-10-14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寄到我家时,正巧我不在。爱犬大咖好像知道这是一部写警察的书,而其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警犬。于是,等不得我回来了,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打开了包装,取...
[作品评论] 詹丹:《红楼梦》中的墙和窗 2017-10-14
人际交往,常常因墙而阻隔,又因墙上开窗实现了部分交流,但阻隔了什么,交流了什么,在不同的场合自有其不同的作用。《红楼梦》叙事在空间和空间物的经营上用心甚深,单就其...
[作品评论] 陈晓明:发掘汉语文学的丰赡与精微 2017-10-14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并没有真正完成现代理论批评的转型。80年代至今的批评模式,即感悟式的、印象式的和论断式的批评文体还是今天的主流,还没有经历过文...
[作品评论] 李炳银: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另类”的科学家和“另类的人” 2017-10-14
自从1920年捷克作家雷尔·卡佩克创作舞台科幻剧,创造性地推出了一个捷克语中称为“Robota”(农奴)的机器人之后,人工机器人这个“另一个人类”就在世界上出现了。后来,美国科...
[作品评论] 思不群:古风鼓逸是江南——读车前子散文 2017-10-14
作为一名先锋诗人,车前子的散文给人的却是传统江南才子的形象,他的散文风格跨度很大,但大家记住的偏偏是那些表现江南风物和传统韵味的篇章。或许这是因为车前子本人从气质...
[作品评论] 邢程:鲁迅小说中儿童观的变异 ——由《示众》谈起 2017-10-14
1925年3月18日,鲁迅“夜作小说一篇并钞讫”[1] 。这篇小说即《示众》,最初发表于当年4月13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二十二期,后被收录于小说集《彷徨》。一般认为,小说《示众》展...
[作品评论] 陈玉成:少年心曲老相逢——走进肖复兴《我们的老院》 2017-10-14
肖复兴 《我们的老院》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当步入暮年的肖复兴站在老院的门外,落日的余晖照在老人的脸颊,院中老槐树的枝影透过院墙打在地上,浮生若梦却又宛如眼前。...
[作品评论] 刘小波:张翎《劳燕》——毁灭我们的不是战争,是人性 2017-10-14
张翎长篇新作《劳燕》以大量的口述史和博物馆历史文献资料为底本,试图揭开那段尘封几十年的历史,以宏大现实主义的姿态介入战争书写,却以一种新历史主义的文本呈现出来,这...
[作品评论] 木弓:刘剑波《悬挂的石头》——重细节 活人物 深主题 2017-10-14
刘剑波的长篇小说《悬挂的石头》通过一个悲惨的故事,直面中国的中小学教育问题。小说把这些问题比喻为悬挂在家长和老师们头上的石头,非常危险。一旦绳索断了,悲剧就不可避...
[作品评论] 褚水敖:赵丽宏诗集《疼痛》——把生命放在诗里 2017-10-14
一 读毕《疼痛》,最好回味一下这部集子的首尾两首诗。首尾的放置,可以显示结构的安排。结构主义有一个重要观点:一切美的现象背后,结构在起着作用。这部集子的诗篇,是作者...
[作品评论] 谢尚发:小说的怪味 ——读林斤澜的《一字师》 2017-10-14
在文学史的写作中,常常会遗忘一些历史上以文字为生的“作者”,这些遗忘或者是有心,或者是无意。但从整体上而言,所有的“有心和无意”都是文学史书写者独特文学观念的体现...
[作品评论] 李国文:《三国演义》的生命力 2017-10-14
两千年来,天变,地变,国变,人变,沧海桑田,无不变的事物,然而构成社会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强弱转换,进步退化的关系总则,好像并未变,至少未大变;或形式变,而实质未...
[作品评论] 王久辛:他们歌唱力量、智慧与创造——国家电网职工诗歌创作印象 2017-10-14
一个行业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的蓬勃兴旺的景象,其实正是一个行业的精神风貌的展现。对于刚刚过去的2016年来说,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文学创作的形势一派大好。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作品评论] 《北鸢》:“命悬一线”到“一线生机” 2017-10-14
《北鸢》作为家族书写,无疑具有丰赡性:家族兴衰与历史沉浮、军阀混战与百姓流离、民国枭雄与江湖草莽、革命者与旁观者、文人与商人、战场与商场等等都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得到...
[作品评论] 吴昊:科幻也是另一种现实——由《三体》和《西京故事》想到的 2017-10-14
很多人认为科幻小说与现实无关,科幻小说的世界是独立于现实之外的纯想象性世界,这个世界甚至超越了人类的伦理、道德、法律、知识和文明的边界。但其实,科幻背后都有着现实...
[作品评论] 纪实文学首现《试飞英雄》:国之重器,以命铸之 2017-10-14
张子影:空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文职二级。出版小说集、诗歌集、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多部,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戏剧节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