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陈玉成:少年心曲老相逢——走进肖复兴《我们的老院》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玉成 参加讨论


    
    肖复兴
    
    《我们的老院》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当步入暮年的肖复兴站在老院的门外,落日的余晖照在老人的脸颊,院中老槐树的枝影透过院墙打在地上,浮生若梦却又宛如眼前。记忆里的京城早已换了另一番人间,曾经的故交此时也多半零落,回想起那段纯净透明却又易碰易碎的少年时光,作家的心底想必是苦涩的。人近黄昏,那些斑驳岁月里的故人故事,那些早已沉睡在心底的旧年心绪,再也遮掩不住,不断催促着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座《我们的老院》。
    这是一部散文集,是作者继《蓝调城南》之后写下的又一部追忆老北京风物人情的作品,又一缕追忆似水年华的况味。不同于《蓝调城南》以蓝调笔触抒写城南的会馆、故居、戏园、庙宇等旧时物事,《我们的老院》是一部描摹老北京人事更迭人心嬗变的“人”之长卷。肖复兴的北京,是温暖而鲜活、忧郁而迷离的,极少文人式的精巧的雕琢。在书中,他以不事雕琢的朴素之色,讲述着“我”童年时代的无忧时光与少年时代的阵痛与迷茫,同时也纪录下了那些发生在老院里的快乐与忧伤。同时,更以“我”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将这处现实地理空间中数十位人物的生活故事,如织锦般来回织补,从而使读者得以在这支微型的锦缎中,窥见一个时代普通北京市民的生存色调。
    自1947年出生至1968年前往北大荒插队,“我”在这座老院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21年时光。少年人的心底最是纯粹、最少羁绊的,自然也最令人们在怀旧之时难以忘怀。“我”们可以在中秋节之前猴子似地攀上枣树疯玩疯闹,再遵守老人们留下的规矩,端着脸盆给各家各户平均分配“战利品”,即使对落难之人也毫不避讳,无需理会自家大人的世故心思(《三棵老枣树》);也曾为品尝一下无花果的滋味,夜半之时潜入隔壁老人们的屋里偷嘴,而不惧回到家中的一顿好打(《无花果》)。《我们的老院》中的旧时光总是温情脉脉的,带着几分对逝去烟云的回望与依恋。作者娓娓道来的老故事是人间烟火气十足的,那些发生在其间的悲欢离合超越了空间与时间的代际,如同你我父辈的往事一般可亲可敬。尽管这个时代物质匮乏,但人们始终恪守着中国最传统的为人信条与社会道德,愈是艰难愈能相濡以沫。“我”们则能在大人的羽翼庇护下,度过人生最纯真的一段时光。
    可这种平静的生活,终被定格在作者19岁这一年的记忆里。这一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无情地撕开了人们心头的那道口子,将曾经暗藏人们心底鲜为人知的神秘往事暴露于日光之下。《鼻烟壶》里的老孙头只因留洋归来便被视作美国特务,连装鼻烟的奶粉盒子都被视作了潜藏炸药的作案凶器;《罗宋帽》里的老梁只因开过一家小绸布店,置办过一间小四合院,便被视作“牛鬼蛇神”扫地出门遣返回乡……
    如今,这段非常岁月里的其人其事已经了无痕迹,作者却要在被掩埋的历史中,打捞属于老院的一段集体记忆。一个人的悲欢苦乐也许很难引起普遍的共鸣,但当着一群人的命运连在一起,便是我们这个民族历史的一种缩影,是任何人都无法删改的公共记忆。因此,作者用笔写下了这样一部特定年代普通国人生存风貌的长卷,其一篇一篇的凡人列传铺陈开来,却比宏大叙事更能击中人们心底最柔软的记忆。本书虽为文学之笔,却可视作史家之言。
    虽然如此,作者却并未用暴戾激愤的心绪控诉这场动荡强加给生活的苦痛。作者给予了这样的回答——追忆昨天的苦难,不是为了在心底种下仇恨的种子,而是希望以宽容之心化解人情的芥蒂。作者把心底所有的宽容与谅解都赋予了逝去的往事和那些陪伴过自己或伤害过自己的人们,却唯独不肯饶恕犯下过错的自己。
    对于自己的父母,作者孝心拳拳。步入青春时代,“我”与弟弟心中念念在兹的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对于曾做过国民党少校军官的父亲始终无法释怀,为此而将年事已高的双亲无情地抛在家中,前往远方追寻革命的前程,而父亲病故之时,自己却远在天边,以致抱憾终身。
    离开老院之后,“我”以知青的身份只身来到“北大荒”。老院的根脉早已渗入骨髓,对老院的牵挂注定了“我”无论走出多远,终究还是要回到原地,因为这里才是属于“我”的地方。
    只是不曾想到,数年之后再次回来,老院已经更老了。从《蓝调城南》到《我们的老院》,肖复兴用浅笔勾勒着一段段温情脉脉的流年往事,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寻找着一条回家的道路,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属于这座城市的心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