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民族文学] [朱刚]“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2017-10-27

    摘 要: 同样是跨体系的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在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间对话、建设和平文化和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一方...

  • [民族文学] 老舍和满族文学 2017-10-27

    满族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入关前,用满文写有《满文老档》、《满洲实录》,用满文翻译过《孟子》、《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入关后,迅速吸收汉族文化,涌现出一批满族...

  • [民族文学] 萨满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2017-10-27

    萨满教是一个普及面相当广泛的原始文化现象,在有关的萨满仪式及神歌中,保留有大量的原始文化因子,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文学遗产,均保留在了这一古老的原始信仰之中,...

  • [民族文学] [影评]赤足踩刀刃:亲密接触为何不会受伤?--傈傈族“刀杆节”的勇气之谜 2017-10-27

    烧得通红的火炭,吹毛断发的刀刃,赤脚踩上去而不受伤,相信普通人是做不到的。然而云南腾冲傈傈族每年一度的刀杆节,就是要表演者去完成这些危险动作。他们是经过训练的吗?...

  • [民族文学] [影评]祭火:遥远的狂欢 2017-10-27

    想象一下你生活在远古野蛮时代,是某个非洲部落的成员,赤身裸体,手执锋利的梭镖,你是否也会在某种神秘的仪式中,围着一堆燃烧的篝火,满怀敬畏地尖叫和舞蹈? 红万村,中国...

  • [民族文学]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2017-10-27

    程砚秋(1904-1958),是中国现代京剧艺术领域内的表演艺术大家之一,也是京剧程派表演艺术的创始人。在京剧的旦角行当中,远自二十年代起,便有着四位演艺超群的表演艺术家被社...

  • [民族文学] 送别铁公 2017-10-27

    认识铁男先生,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情。那时,我初到《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工作不久,适逢纳兰性德逝世300周年,在避暑山庄之烟雨楼头,京、承等地几家文化单位共同主办了...

  • [民族文学] [影评]津门重刀 2017-10-27

    在我国古代,重刀是一门传奇的武学技艺,钢铁打造的几十公斤大刀在练武者手里龙飞凤舞,上下翻飞,习武者被视为武学奇才,相传关羽、鲁智深、武松都是这等传奇人物。今天,也...

  • [民族文学] 怀念启孮师翁 2017-10-27

    金启孮师翁辞别人世,就要满一周年了。先生的离去,无疑,是我国女真满学领域一个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我与身边的学界友人,常常谈起怹以及怹的文化业绩,总是免不了发出长长...

  • [民族文学] [郝苏民]“一带一路”视野里的回望与自我担当的心声--从马东平《走进八坊文 2017-10-27

    东有温州,西有河州 (费孝通) ——题记 温州商业,搞大搞强走向了世界;河州民贸,史有传统,推至内外时代之需且具可能。商贸通达,文化相跟随,交往、交流,和谐交融。此乃...

  • [民族文学] 文学观象:捍卫文学经典 2017-10-27

    人民日报专栏:文学观象 对话人: 张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炜 (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张志忠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吴义勤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教授) 白烨...

  • [民族文学] [影评]“奥运礼服”与文化认同 2017-10-27

    汉服、华服、唐装、马褂、旗袍、中山装、西装,关于国服的讨论与争议在大众传媒与口头交流中已经日益成为一个话题。究竟是否应该或者如何确立国服也是众说不一,甚至成了今年...

  • [民族文学] 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 2017-10-27

    在中国的国剧──京剧的发展进程中,满族艺术家们曾经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由40年代初便名扬菊坛的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1910-1977),就是这样一位满族出身的京剧表演艺术...

  • [民族文学] [影评]活着的史诗 2017-10-27

    格萨尔的故事 《格萨尔》史诗在青藏高原流传了一千多年。传说在很久以前,高原上遍布妖魔鬼怪,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天神之子格萨尔降临人间,他带领三十员大将降妖除魔、征战四...

  • [民族文学] 文学观象:当下的批评是不是学问 2017-10-27

    人民日报专栏:文学观象 对话人: 张 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洁非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秉杰 (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批评家) 周大新...

  • [民族文学] 前霍日里,我的不了情结 2017-10-27

    怎样说,18到21岁,也是人生顶可宝贵的时段,寸刻寸金。而我,把这寸刻寸金的生命,存放在了辽远的前霍日里。 1968年夏天,我成了文革起始后最早上山下乡那伙儿知青中的一员,由...

  • [民族文学] [刘大先]汪笑侬:过渡年代的过渡人物[1] 2017-10-27

    汪笑侬(1858-1918)生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一生时间正逢面对内忧外患之际,中国精英分子的数次试验:从洋务派的富国强兵到改良主义的变法自强,再到民族主义革命者的排满斗争,...

  • [民族文学] 文学观象:文学关乎世道人心 2017-10-27

    人民日报专栏:文学观象 对话人: 张 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 杰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陆天明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作家) 陈众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

  • [民族文学] 初三(五):历史的瞬间定格 2017-10-27

    早年间的老北京儿都知道,本市东城一条叫作细管的小胡同里,有所声传遐迩的名校男五中。那会儿倘论硬件(这当然是时下的语汇),她实在简朴到了几近寒酸的地步,东、西、南、...

  • [民族文学] 七律重读自己六八至七五年日记 2017-10-27

    七律重读自己六八至七五年日记 [①] 百感交集检旧吟, 少时心迹尚留痕。 腾克[②] 炼狱劳筋骨[③], 获鹿[④] 熔炉[⑤]焚魄魂。 水火山川[⑥]身悖己, 刀兵队列命由人[⑦]。 何堪今...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