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观园是怎样的景象?《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对之有细致入微的描写。那些宏大的华丽空间不去说它了,在贾政和一群清客以及贾宝玉初游大观园时,有一笔过场戏性质的描写:...
世博会的脚步日益临近,上海文学界筹备已久的世博主题图书和活动也相继登台亮相,从不同侧面向公众展示世博风采,反映了广大作家以文学的形式参与世博、帮助人们从人文的角度...
当我们上一回讲到雪芹之运用「象征」手法时,尚未深谈,仅开端绪;这样一种理解,也许听来颇觉新奇,不免尚存疑虑——那就还得再往细里讲上一讲,以观究竟如何。这确是一个十...
好的文学有能力表现一个民族最富活力的呼吸,有能力传达一个时代最生动、最本质的情绪,有能力呈现一个民族在自己的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想象力。今天,人民需要优秀的作品——...
1 观花修竹,后面还有四个字:酌酒吟诗。这是《红楼梦》第一回,写到甄士隐这个人物,介绍他的生存状态时,出现的语汇。 书里说甄士隐的身份是“乡宦”。查《现代汉语词典》,...
上回正讲到秦可卿,因她一死,却引出了两大线路;一是家亡,二是人散——此两者虽相联系,实有区分。这两者,才可以说是曹雪芹原著《红楼梦》的全部的整体的内容。在前一条大...
1 惜春作画,常被认为是《红楼梦》中可以与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相媲美的一个场景,在由《红楼梦》文本衍生出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里,惜春作画被一再表现,例如天...
古往今来,各民族在每个时代均留下了大量优秀艺术作品,其中有一些堪称艺术经典。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工艺美术等传统艺术样式以及电影、电视、艺术设计等现代艺术中...
1 我特别喜欢曹雪芹的叙述方式,有的人把小说家如何进行叙述,叫做“文本策略”或“叙述策略”,你读古本《红楼梦》——现在咱们能看到的古抄本,这部书的书名都称《石头记》...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前后,薛宝钗的表现很反常。二十九回讲的是清虚观打醮的事。这段故事之前,薛宝钗这个人物的性格早就定型了。作者在第五回对她...
2010年5月12日下午3 点,中央电视台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特别节目《见证·希望》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时长90分钟的节目,用电视直播的方式反映两年来川陕甘三省地震灾区欣欣向荣...
我们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先被他的思想境界吸引住,还是先被他的艺术力量吸引住?这个向题你可自己说得很清?怕不容易。讲到根儿上,思想的造诣与艺术的造诣是很难分离单讲...
我们承认,现代社会以“时间消灭空间”(马克思语),现代性所裹挟而来的加速度、零距离以及同一化,正在危及经典所赖以生存的“深度模式”、审美距离、审美情境。正如米兰·昆德...
一 余秋雨似乎已成了当今时代的一种“文化品牌”,批判余秋雨则成为今日中国媒体批评的时尚。相应地,梳理和考察这种乱成一锅粥而又充满火药味的现象,大概也只有立足时代精神...
在《妙玉之谜》(载1998年6月1日《解放日报》《朝花》副刊)一文中,我已指出,“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唯有妙玉不属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且与他们亦无姻缘关系,却排名第六...
梁斌及其代表作《红旗谱》同《文艺报》有着特殊渊源。1957年,《红旗谱》刚一出版,《文艺报》即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并于1958年编辑出版了《革命英雄的谱系——〈红旗谱〉评论...
17世纪有位名叫帕斯卡尔的学人,曾在他的遗著《思想录》中写下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
你还记得,上回讲秦氏可卿,我说她是关系着熙凤和宝玉这两大主角的一位重要人物。如果换个方式说,也就是关系着「家亡人散」,这两条分纲的一个「启蒙」者。这话怎么讲呢?且...
导视 林黛玉—— 《红楼梦》里的第一女主角。 她最终究竟是怎么死亡的? 通行本《红楼梦》描写的, 林黛玉因宝玉娶宝钗愤懑而死, 是否符合作者曹雪芹的原笔原意? 著名作家刘心...
《联合报》等报刊的震灾题材诗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作家都给予了特别关注,作家们或捐款捐物,或到现场采访,或发表诗文作品表达关爱之情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