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的脚步日益临近,上海文学界筹备已久的世博主题图书和活动也相继登台亮相,从不同侧面向公众展示世博风采,反映了广大作家以文学的形式参与世博、帮助人们从人文的角度了解世博的热情,尽情抒发对世博会和未来生活的畅想。 吟诵诗篇 畅想世博 上海市作协早在2007年就围绕迎世博的主题在全国开展了征诗活动。当世博园区还在积极建设的时候,他们组织了作家和诗人深入世博园区建设第一线进行采访和创作,感受城市风貌和城市精神。他们连续三年举办了“海上心声”诗歌朗诵会,每年一个主题,并将作品结集出版。2007年主题为“城市之光”,2008年主题为“我心目中的母亲河”,2009年主题为“我们在这里生活”。在世博会即将开幕的时候,上海市作协把这三本书做成一套合集,名为《我们在这里生活》。这套合集将作为礼品丛书,献给2010年世博会。 2010年“海上心声·青春诗会”春季朗诵会日前在上海举行。此次朗诵会以上海市作协“文学百校行”新创作网站为载体,作者都是来自于都市校园的年轻人,他们以无比的激情和独特的视角写下对生活、对成长、对世博的畅想。朗诵会分五个篇章进行,分别为“青春畅想”、“深深眷恋”、“成长絮语”、“生活感悟”和“我和世博”。 让公众以文学的形式参与世博 上海市作协联合上海世博会公众参与馆等单位共同开展《海宝游历记》故事接龙活动,邀请各界名人和公众共同参与故事创作,使公众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前景进行畅想和展望,用文学的形式参与世博。 活动工作人员杨秀丽向记者介绍说,活动将在世博会举办的184天内约请184位名人,每人创作一篇以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为主人公的故事,展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愿景,细化到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这184位作者中有一半是作家,另一半是来自医学界、体育界、影视界等社会各行各业的翘楚。每个故事到末尾时都会提出问题,号召公众参与“接龙”。每批龙头推出10天后,都将在各合作网站设立公众投票区,由公众在规定时间内对优秀作品参加网上投票评选,累计得票最高的“龙尾”将与名人的“龙头”形成完整的一篇故事,每天在《新民晚报》上发表,并由上海世博会公众参与馆颁发获奖证书。世博结束后,将精选一批优秀故事汇编成册以丛书形式出版发行。 记者还从《海宝游历记》项目负责人章慧敏那里了解到,上海作协积极向一流作家发出邀请,鼓励大家参与故事接龙活动。网上的回馈也已经如火如荼,公众热情很高。目前,《海宝游历记》第一批已向150位各界名人发出故事“龙头”撰写邀请,已收到来稿60篇。他们之中有陆天明、赵长天、张笑天、叶文玲、黄亚洲、赵本夫等知名作家,有秦怡、袁雪芬、曹鹏等老一辈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有杨怀远、徐虎、包起帆、曹道云、吴尔愉等著名全国劳动模范,还有奥运冠军刘子歌,社会学家邓伟志,社会工作者柏万青,以及众多演艺界人士等等。 从人文的角度表现世博建筑 胡廷楣与洪菁耘编撰的《69个梦——访问世博建筑师》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该书旨在通过上海世博会全部69个自建展馆建筑师的访问,从人文的角度介绍世博会原创建筑的创意、建筑师的个人简况,力图凸显建筑背后的国家、民族和地域文化,为世博会留下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进行了3个月的创作准备,花费9个月时间深入世博园区场地采访,收集大量文字和图片资料,拍摄了5000余张图片。作者向读者展示了这些美轮美奂的原创展馆,还在访问中提炼了建筑师对于世界、对于建筑的精彩语录,并且集中一部分作为代序言放在卷首。本书以“梦”为标题,是捕捉到一位建筑师不经意间的一句感慨。 胡廷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完成这样一本书,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是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新闻宣传部策划的一项公共事业。谈到为该书作出贡献的人,“感谢状”要列到两百人甚至更多。该书的一度创作其实属于世博会的建筑和建筑师,属于他们所呈现出的理念;我们做的只是二度创作——从人文角度沟通、表现和传递他们的理念而已。与此同时,这样的书又是应该做的:它告诉读者,美是需要表现的;也从某个侧面告诉读者,世博的文化是什么。理解世博的文化,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是有裨益的。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26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