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俄罗斯文学理论与批评,和灿烂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一样,也是流派纷呈、丰富多彩的,并在总体上显示出一种诸家学说并立、在彼此渗透和相互交融中发展演进的多元格局。这部...
译林出版社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了《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新书发布及研讨会,专家对这套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在中国早为人知,但由于时间久远、作品...
需要叙述一下买《小偷日记》(让·热内著)的过程。 那个书店没有几个书架,大多数书堆在地上,人在其间穿行挑拣非常方便。《小偷日记》后边印着“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图书”...
这是一本催眠读者于一个噩梦中的小说——温度接近冰点的空荡黑暗的无涯旷野,贴在你背后的土地坚硬干坼,冷是绵里藏针的冷,不至于冻得你睡不着,只是间或倏地用细密的寒气刺...
Yoshimi Takeuchi, What Is Modernity? : Writings Of Takeuchi Yoshimi, Trans. Richard Calichm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日]竹内好著,《何谓近代》,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5) [日]竹内好著,《近...
妥协与生活是同义词,只要生活,就必须有妥协。妥协并不意味着投降,我说妥协并不是说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伸过去,我觉得妥协就是跨出一步,与对方在中间点相会。...
少年塞耶斯扮阿托斯 “哦,该死!”彼得·万嘻(其姓氏Whimsey有双关意,勉为试译)勋爵是说着粗话登场的。 他是善本收藏家,正要去参加古书拍卖,上了出租车才记起没有带拍品清...
在哈佛,每每与女学者聊起电影时,她们都会问我是否看过《时时刻刻》(THE HOURS)。于是,我到处找这部影片,最后在好莱坞明星大道上的一家小影院里如愿以偿。如今我仍旧记得起...
《追风筝的人》,[美]卡勒德·胡塞尼著,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叙说了成长主人公阿米尔12~38岁之间所遭逢的成长之“殇”,最...
日本文坛战争责任追究和讨论的不了了之、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也反映在战后的文学创作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战后文学是以战争为主题、为背景的。这类作家作品在文学...
在绘本世界里,大卫·麦基也像《三个怪物》里那个特立独行的黄皮肤怪物一样,他凭着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凭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感,在远离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欣赏趣味的地方,建造...
多丽丝·莱辛,在她一个类似回忆录的小文章中提到她某次在一个已婚男人家过夜;关于这个夜晚,她认为“不太普通”。属于这位女作家和她的非情侣男性之间的夜晚,“可不是一次两...
尤瑟纳尔为她的许多小说写过序、跋或创作笔记,只是《苦炼》和《安娜姐姐》的跋,不知何故被中译本文集遗漏了。在这批文字中,作家终于亲自登场;而我们读那些小说,在切实感...
2007年是现代希腊最重要的文学家尼可斯·卡赞扎基斯逝世50周年,希腊将今年定为“卡赞扎基斯年”。1883年,他生于当时被异族占领的希腊文明发源地克里特岛。在他生活创作的年代,...
如果叫我找一位同村上春树最相近的中国作家,我想找王小波———这是我今年读书生活的最大收获,简直可以说是一大发现。 说实话,我找好多年了,终于如愿以偿。今年是王小波猝...
德国人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用思辨的方式进行思考,即使在最危急最紧要的关头也不忘让逻辑在脑子里面喋喋不休,这也许真的跟语言习惯有关(有人说:德语本...
查理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家,他采用真实而极有感染力的写作手法描绘出了一幅幅资本主义文明的图画。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不仅讽刺了当时的资本家,...
描写纳粹集中营的书,我们已看到过许多,这本《像自由一样美丽》(林达著三联书店,2007年10月),也许是其中用笔最为简淡,写得最不煽情的。然而,至少是我,却有一种异乎寻常...
1、标题是调侃,也是抵死的顶真。 艺术哲学有个根本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引起研究者注意:艺术是唯一的,而神性是共享的。艺术不唯一,就没有独创性,也就很难叫做艺术,至少不是...
2007年堪称国际文化的非洲年。第二屆布克国际文学奖授予号称非洲文学之父的尼日利亚老作家奇努阿·阿契贝足显非洲的荣耀。本文评介阿契贝代表作品、已被列为非洲文学经典的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