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方维保:《白兰花香》,诗意的花香,生命晚年的锈色之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文学(微信公众号) 方维保 参加讨论


    短篇小说《白兰花香》主要讲述了四个父母辈老人暮年的生命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照拂、尊重和相濡以沫的情感。
    小说是从“我”的父母从芜湖到屯溪去看望过去的老同事蒋金香一家开始的。因为“我”的父母,过去曾与黄家父母同事,我和哥哥孩童时期都曾寄养在黄家,作为医生的黄父亲甚至救过他们的命,所以,这些两个家庭的聚会看上去就有点“报恩”的意味。
    小说对这趟报恩之旅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作家通过一系列蹊跷的情节,展现了黄家人现在窘迫的生活状态,以及黄家人欲说还休的心理。当两家人相聚之后,通过黄母蒋金香的转述,她的丈夫黄启义医生,在若干年前得了癌症去世了;但当他在芜湖弋矶山住院治病的时候,却瞒过了李家。既然是关系非常要好的老同事,而我父亲当时又是卫生局的领导,为什么不找我的父亲帮忙呢?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他向父亲伸出求援之手呢?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黄家的儿子黄小弟得了精神疾病,吃药是能够控制住的,但是,黄家的大女儿黄祖民却在李家人到来的时候,有意不让他吃药,让他在李家客人面前现场“表演”。黄家的儿子得病,李家表达心意,从经济上帮助黄家也在情理之中,但黄家也没有必要有意设计“阴谋”,来逼迫李家掏钱啊。从作品的语境来看,这其中“敲诈”的嫌疑非常的明显。黄家的大女儿和黄母蒋金香为什么要“敲诈”老朋友呢?最为关键的是,当李家遭受“敲诈”的时候,“我”和哥哥以及父亲、母亲居然都明里暗里配合着他们的敲诈,似乎是在演一出双簧似的。“我”和我哥哥将本来用来给父母买房子的钱转给了黄家为黄小弟买房。一切都好像黄家抓住了李家的什么把柄似的。黄祖民夫妻利用了黄家对李家的恩情,对李家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道德绑架。而我的父母偏偏又是知恩图报的仗义的人,所以,水到渠成地顺遂了黄家的心愿。当黄家用李家的钱买了房子以后,黄小弟和蒋金香却在煤气中毒中死亡了,黄祖民夫妇将房子卖了送女儿出国了。又是一个疑问,是黄祖民为了女儿出国而制造煤气中毒事故吗?
    其实,小说煞费苦心设计“阴谋”桥段,最主要还在于充分展示老同事蒋金香一家现在的生活窘况,以及黄启义和蒋金香夫妻的强烈的自尊心。历史上,作为老同事,黄家照顾了李家的孩子,甚至救过他们的命,而李家也在工作调动上帮过黄家,实际上是两不相欠的问题,假如说相互帮忙也主要还在于老同事的友谊。但后来,李家父亲做了卫生局的领导,李家的儿女也都比黄家的儿女更有出息,这都造成了黄家父母和她的女儿黄祖民极大的心理落差,他们逼迫儿子考试导致了黄小弟的精神分裂;他们嫉妒李家的地位,所以,看病也不去找老朋友;从种种情况来看,黄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了,是不会求助于李家的。但自尊心又使他们不能明说,于是就演了一出黄小弟发疯的戏。小说在叙述中,虽然照顾曾经的友谊,但是对于黄家的小肚鸡肠的心理还是有所针砭的。
    作家采用了草蛇灰线的春秋笔法,将黄母蒋金香临近晚年,忧念儿女的苦楚心境一步一步披露出来。至于这场戏背后玄机,父亲、母亲、大哥和“我”,甚至蒋金香、黄祖民夫妇,甚至疯了的黄小弟都心知肚明。作者津津有味地叙述了他们之间的较劲,叙述黄母蒋金香和黄祖民夫妇的算计和情感敲诈,以及李家的默然也是有趣味的应对,看上去都是有来有往的应对拆招,其实都是太极推手,心中的道德考验才是内力。故事的剑拔弩张只是表面,蒋金香母女借助李家的途径出国才是暗藏着的力道方向。尽管黄家的行为有情感绑架的意味,但是,李家父母的配合,恰恰说明了父亲和母亲对于晚年的蒋金香的深切同情和感同身受,以及对蒋金香的过度的自尊心体谅。
    小说除了讲述李家与黄家的故事之外,在后半部又引入了一个类似三角恋爱故事。父亲的初恋情人他的老上司牛书记的女儿牛茹娟,在身为市长的丈夫去世后,孑然一身,于是,搬来于父亲、母亲同住。母亲甚至在张罗三个人合葬的墓穴。作家非常到位又煞有趣味地摩画了父亲、母亲、牛阿姨之间的情感纠葛。父亲看上去是在报答初恋的恩情以及牛阿姨的父亲和丈夫当年对自己的关照,但是,他的行为却使得小说的情节节外生枝,更加的扑朔迷离。父亲与牛阿姨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其实,这些都没有必要去追究了。父亲与牛阿姨的“亲密”行为,母亲对于牛阿姨情如姐妹的情谊,以及母亲对于牛阿姨的嫉妒和对于父亲的拷问,一切看上去都煞有介事,但是这一切都不过是三个老人之间的相伴度过晚年的存在方式而已。“我”以一种超越道德的眼光打量着三个老人之间抱团取暖的行为,叙述中充满了人性的悲悯。
    《白兰花香》除了表现父母辈之间曾经的交往和现在的相互扶持之外,又通过既是叙述者又是小说人物的“我”——李为民,表现了身为儿女的人,对于父母辈老人的宽容、体谅和孝顺。父母年事已高,我哥哥就从国外带钱回来给他们买一处“带电梯的房子”;父亲和母亲要去看望老同事蒋金香阿姨一家,我们就一路陪伴着;父母亲要将买房子的钱给黄家买房子于是哥哥就把钱转去了;而且,在转钱的时候,还想方设法照顾父亲的,母亲的,蒋金香阿姨的面子和自尊心。父亲、母亲与牛阿姨之间的纠葛,“我”与哥哥都以豁达的态度对待。“我”的态度,在世俗的层面上,是对于父亲母亲以及有着深厚友谊的黄家、牛家的孝敬;而在生命的层面上,是对人到老年的父母辈的生命形态的尊重,体谅。尤其是小说的结尾,母亲窦长英弥留之际,叙述者有意给她安排了“圆满”的人生终点:她的儿子们就在眼前陪伴;她的孙子回来了,她的孙媳妇也回来了。儿孙的送终,是中国人的人生的最大安慰。母亲的灵魂在孙媳妇安妮的所奏响的音乐中,在诗意和宁静中飘往天国。这结尾,是一场带有宗教性的临终弥撒。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小说通篇洋溢着白兰花香一般的既传统又现代的生命伦理的芬芳。就如曹禺当年抓住了“太阳出来了,我要走了”这句诗意的话,而创作了《日出》一样,作家李为民显然抓住了“白兰花香”演绎了他的小说和情怀。
    白兰花香在小说中出现了六次。第一次出现在黄家人招待李家人的饭店旁,“紧挨着的是一棵白兰花树,风吹来的时候,就能嗅到扑鼻的花香。”第二次出现黄家的庭院中,“楼下院子种了许多花草和几棵白兰花树,花丛中飞舞着蜜蜂、蝴蝶、蜻蜓”。第三次出现在黄家小儿子发疯以后,“我闻到一阵阵白兰花的芬芳,一切似乎又回到原先。”第四次是黄小弟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我又闻到一股股白兰花的清香。”第五次,李家人回芜湖后,母亲窦长英听到“卖白兰花的中年妇女在吆喝,尾声拖得老长,香味撩人。她买了两大朵,一朵预备着给牛茹娟。”第六次,母亲逝后,“边上是两撮枯萎锈色的白兰花,依稀散发着香气。”
    白兰花是一个实在而又虚幻的意象,它穿行于故事的波折动荡之中。它是江南文化的符号,极具地域特色的白兰花香,不仅牵动着叙述者和父母辈早年的记忆,也营造着现实的生活氛围,它更象征着母亲窦长英、牛茹娟、蒋金香们的性格,当然它更是江南文化道德的美感的外显。这些饱尝历史忧患,也备受情感折磨的女人,就如这白兰花一样,清新芬芳。那是江南母亲的品格,她醇厚,宽容,仁爱,隐忍,悲悯。白兰花枯萎了,母亲的生命之光也就消散了,但枯萎的锈色的白兰花依然昭示着生命的美。白兰花香的穿插叙事,缓解了小说的紧张,更使得小说自始至终萦绕着感伤的诗意情怀。
    小说《白兰花香》的叙述非常的别致。小说对于黄家、李家以及牛家父母辈的过去交往和现实关系的半遮掩式叙述,使得小说充满了玄机,给读者以遐想和疑问的同时,其在叙述上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以最简洁的语言,蓄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也诱导着读者陷入追问、分析。而读者能够把握到的一切,又若有若无。小说将一个非常平常的故事,讲得充满张力、诗意和意趣盎然,充分展现了作家高超的叙述能力和审美能力。我认为,小说要有故事,有美感,有情怀。小说《白兰花香》具备了这三个要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