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明义《题红楼梦》的评说 (1)明义所见《红楼梦》,是一部完整的《红楼梦》。 (2)明义所见《红楼梦》,主要场景就是大观园。既然《石头记》是在明义所见《红楼梦》的基...
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有《史事稽年》章。该章载:“吴振棫《养吉斋余录》卷八叶八:魏廷珍,字君弼,景州人,康熙癸巳探花;性骨鲠,为漕督时,文觉国师南行朝山,仪卫...
(一)大观园文人集团说之与文化中国 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 更残漏尽 孤雁两三声 往日的温情 只换得眼前的凄清 梦魂何处寄 空有泪满襟 几时回来呀 伊人哟 几时你会穿过那边的丛...
《 红楼梦》注定不能正面描写清官。其核心人物宝玉声称为官者是“禄蠹”,反对“仕途经济”。清官再好,也是为官者,也是“仕途经济”中人。因此,作者不便直接下笔。 《红楼...
《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四辑,载有秦一民先生的《〈红楼梦〉里吴语多》。其文云: ……因为语言学上的分类不是单以古时的地理区划(如曾有过吴县、吴郡、吴会郡、吴国、东吴等...
《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一辑,载有王稼东先生的《〈红楼梦〉吴语初探》。(第239页)其文云: 每次读《红楼梦》,总感到这部小说在大量使用北方话的同时,夹用了一些吴语。为此...
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不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亦有不少关于荣、宁二府使用食疗方法治疾祛病的描写。这些...
戴不凡先生在1979年第一期的《北方论丛》上发表了《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论曹雪芹是在石兄《风月宝鉴》旧稿基础上巧手新裁改作成书的》。 戴不凡先生的文章发表以后,在全国...
一、对“曹雪芹是明义所见《红楼梦》的作者”的思考 《红楼梦》作者问题存在以下矛盾: (一)曹雪芹的享年,是40岁、42岁、45岁、48岁,还是51岁? (二)曹雪芹的父亲是曹頫还是...
《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一期,发表了沈新林先生的《小议〈红楼梦〉中的几个方言词语》。沈新林先生写道: 《红楼梦》的原作者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曾经在江淮方言区生活过较...
一、曹雪芹的创作难度远远超过肖洛霍夫 蔡义江先生在《新解〈红楼梦〉· 〈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里写道:“ 有人说这个时间太早,十八九岁写到二十八九岁,这么伟大的小说能...
一、戴不凡先生具备了将吴语和北京话 进行比较的语言体验条件 戴不凡先生在1979年第一期的《北方论丛》上发表了《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论曹雪芹是在石兄《风月宝鉴》旧稿基础...
一、彭昆仑先生的论断 《红楼梦学刊》 1999年第一辑,载有彭昆仑先生的《无根之说,牵强之论——评〈红楼梦〉作者新说》。其文云: “为什么张(童注:‘张’即四川联合大学的张...
一、王希廉的综述 一粟编《红楼梦卷》(第一卷)(中华书局1963年版),载有王希廉《红楼梦总评》。(第148页)其文云: 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爰书戏曲,以及对...
一、周汝昌先生力主“曹雪芹享年四十岁” 周汝昌先生在《曹雪芹小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中写道:“雍正二年,岁在甲辰(1724年),四五月之间的一天,江宁织造曹頫家...
我们常说《红楼梦》的作者博学多才。到底如何“博学”?到底如何“多才”?绝大多数人(包括我)一下子是说不清楚的。 看了上述“之一”、“之二”的引文,我们就可以对《红楼...
一、“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的来历 敦诚是曹雪芹的朋友。 爱新觉罗·敦诚(1734——1791),字敬亭,号松堂,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之五世孙,著有《四松堂集》、《鹪鹩庵...
一、音乐 《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一辑,载有孟凡玉先生的《论曹雪芹的音乐修养及其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第146页)其文云: ……曹雪芹能够创作“自度曲”,用今天的话说...
一、“甲戌”二字的来历 甲戌本第一回写道:“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
一、近几十年红学研究者之意见 现在出版的《红楼梦》,绝大多数出版社都将作者标为“曹雪芹、高鹗”。 出版社的这种标法,原来是尊重胡适先生的学术成果(有关《红楼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