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尤其是写于1936年3月的短篇小说《手》,首刊于1936年4月15日上海《作家》第1卷第1号,是她1936年创作的8篇小说中最重要的一篇。但一直以来,《手》...
萧红出生时,呼兰河水是清的。月亮喜欢把垂下的长发,轻轻浸在河里,洗濯它一路走来惹上的尘埃。于是我们在萧红的作品中,看到了呼兰河上摇曳的月光。那样的月光即使沉重,也...
服饰表征身份。 现实生活是这样,虚构的生活——小说是这样,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当然也是这样。人物不同,身份不同,同样是在朱红的楼阁里面,由于地位殊异,故而服饰也是...
在拿到《定西笔记》这本小书的时候,贾平凹说,“《古炉》之后,我跑了定西是惯力所致”;编辑编此书,亦是惯力所致。我们是坐在书斋里编书,作家却真的是走出城市,走到偏远...
循着时间的顺序,一本一本地读陈忠实先生的书,仿佛在跟随他的心路,仿佛在试着用他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并跟随他一起从奇崛的雄起中,优雅而平稳地落回大地。 有陈忠实先生这...
白冰: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现任接力出版社总编辑。1977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儿童诗集《飞翔的童心》、作品集《绿太阳和红月亮》等,译作...
萧红小说中溃败人生的生命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自己的故事、家族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和乡土的故事。其中,革命的故事是自己故事的外延,乡土的故事是家族故事的外延,自...
对待文学作品,否定的批评与肯定的批评,何者为高何者为低?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这甚至不成为问题。现在却有人当做问题提了出来,令人感到意外,颇有讨论之必要。 有学者称:对...
与上海的张爱玲并享“南玲北梅”美誉的梅娘是东北沦陷区的一位重要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紧紧围绕女性意识、女权主义等女性主题展开,在论述这些女性主题的同时她在小说中成功...
林美兰的小说创作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其时她虽近中年,对文学的痴迷一直不改初衷。近20年来,她在报刊上发表了一批作品,主要是小小说。她把自己的小小说作品分为魔幻与科...
《向延安》,海飞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28.00元 最近几年,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持续走红,反映了人们认识历史、追本溯源的强烈内心需要,同时,也说明文艺工作者对红...
友人郑重推荐姜晓彤的长篇新作《你可曾爱过》(九州出版社2011年9月版),并说读了这个作品一定会对正在崛起的“80后”与“90后”有新的认识。这个理由很是动人,于是我就抽空拜读...
在《高老夫子》中,鲁迅写道:“不多久,每一个桌角上都点起一枝细瘦的洋烛来,他们四人便入座了。” 描写洋烛的颜色,这不新鲜;描写洋烛的亮光,这也不新鲜。新鲜的是描写洋...
林海音先生德高望重,是台湾最具魅力和代表性的文坛前辈之一,她在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几乎少人能及。十分荣幸,我与她老人家之间也有一些特殊的缘分...
“围炉写作”是我读清朝王永彤所著《围炉夜话》时想到的。《围炉夜话》开篇说:“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我理解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家人农事归来,辛劳之余围坐在一起...
■在场主义散文高举的是“在场”与“去蔽”旗帜。 ■“在场”与“去蔽”所标示的“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自由性”,“发现性”,我理解是彰显批判,尤其第一次...
萧红创作论 女性生命体验的悄吟 ●萧红以她对地主家庭的背叛和自己在贫病交加中做孕妇的个体经历,描写了一个贫穷的劳动妇女所承受的双重苦难:她既是阶级压迫的奴隶,也是性...
如果以20世紀80年代為參照,那麼我們不得不承認以下這些現象確實存在:90年代以後,歷史的統一論述被打破,知識分子也在分化中逐漸減弱在歷史主體位置上把握世界的能力。反映在...
秦岭《杀威棒》 《飞天》2011年第10期 “现实主义文学的彼岸”、“文学的穿透力”等话题,之所以一度成为文坛争论的热点,是因为它的稀缺和珍贵。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喜欢秦岭...
2004年之前,每年的2月5日这一天,对于我来讲,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54个2月5日,已经在我的生命中平淡地逝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然而,2004年2月5日——那个万家灯火的元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