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文學為何缺少“思想容量”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堯 参加讨论

    如果以20世紀80年代為參照,那麼我們不得不承認以下這些現象確實存在:90年代以後,歷史的統一論述被打破,知識分子也在分化中逐漸減弱在歷史主體位置上把握世界的能力。反映在文學上,則是“思想事件”的消退和大批文本“思想容量”的萎縮,作家在大的變局之中又缺少應對多元衝突的思想能力;市場經濟侵蝕了作家的理想並誘惑作家放棄對人文和審美的追求;儘管我們堅持認為文學在位置趨向邊緣化的同時價值並沒有邊緣化,但事實是文學對現實和社會精神生活的影響力已經減弱;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之爭落幕之後,文學內部失去了通過形式、審美創新的動力。我之所以説這是一些現象,是因為這些不同側面的問題並不能拼貼成當下文學的全貌,甚至也不能由此輕而易舉地洞察文學的真實處境,即便是從一個細微之處或者個案就可以舉出與上列現象相反的例子。我們需要進一步追問的是,這些現象何以産生,作家應對的方式究竟存在什麼樣的局限並影響到文學的思想品質。
    文學與現實疏離
    20世紀以後,中國文學的創造力或者進步性,在若干關鍵時期,通常都是以“破”而“立”的。比如,以“新文學”對“舊文學”;放棄“新文學”的概念,以“當代文學”對“現代文學”;以“新時期文學”對“文革文學”。這幾個歷史階段當然是質的變化,但思想生産的機制卻有類似之處。作為“新時期文學”一部分的“八十年代文學”,是在對歷史的清算、批判之中開啟來路的。在這一工作基本完成以後,作家與歷史構成的緊張關係相對緩解(無疑,如何講述歷史在今天依然是個問題),而如何處理現實問題則顯得慌張、猶豫和無序。
    我們已經習慣於在和某種對象的緊張關係中産生動力與思想,而90年代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文學和現實的關係也由於作家的不同選擇而變得多樣化。文學與現實保持了部分的緊張關係,但已經不再像當年在整體上與歷史構成緊張關係那樣,我們便會在鬆弛、減弱或轉換的那一部分,發現作家思想能力的喪失。在這樣的變化中,用觀察“八十年代文學”的視角和方法來判斷90年代以來的文學顯然有所錯位。當文學的處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作家介入現實的方式、思想取向、價值判斷等都有了不同的選擇。籠統地説,文學與現實的關係,或者説文學的思想狀況如何已經無濟於事。
    在以實現“四個現代化”為主體建立起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宏偉目標中,80年代的文學理想是:擺脫對政治的依附,文學回到自身;建立起人的主體性,確立“個人”的價值意義;實現文學的現代化,走向世界。這只是一個簡單甚至偏頗的概述。到了90年代以後,這樣的理想已經逐步展開,但是其結構似乎又與我們期待的不同,甚至是相反。90年代由文學知識分子發起的關於“人文精神”的討論雖然無果而終,但反映了一部分堅持人文主義理想的知識分子對“歷史進步”的警惕和憂思,而最終未能形成共識則足以表明知識分子道路的分化以及知識界、思想界已經出現無力解釋現實問題的跡象。90年代在某種意義上也許是一個過渡時期,到了新世紀以後,文學與現實、世界疏離的問題差不多充分暴露出來。
    作家缺失應對性“內在資源”
    90年代以來的變化不是單一的,而是結構性的。因為,文學的處境和面臨的問題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查爾斯?泰勒在《現代社會想像》一文指出,現代社會科學的頭等問題就是現代性本身,而現代性是一次“大融合”現象,“‘現代性’指的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大融合(amalgam),包括全新的實踐和各種制度形式(科學、技術、工業生産、城市化)、全新的生活方式(個人主義、世俗化、工具理性等)以及全新的煩惱(malaise)形式等(異化、無意義、迫在眉睫的社會分裂感等)”。儘管現代性任務在當代中國尚未完成,後現代主義又在其中紛擾,但查爾斯?泰勒所説的這種“大融合”所引發的問題,正是當下文學的處境與困擾所在。
    從審美的角度,我們通常把轉型時期的文化形態分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在此,我們無法仔細區分和辨析這三者的特徵和它們間的相互關係,但我們無疑已經意識到,隨著文化形態的變化,傳統的文化等級秩序隨之改變,由於市場的建立和發育,消費文化已在很大範圍內居於社會文化、審美的中心。儘管無法用一種文化形態排斥另一種文化形態,但如何避免文學審美價值的衰退和被擠壓,確實是文學創作以及當代文化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在工具理性瀰漫的生存困境中,在實現物質解放的道路上,文學如何成為自我實現、自我拯救的重要途徑,已經成為文學中典型的“中國問題”之一。在這個多元共生的文學時代,文化以及文學的諸種觀念、形態、特徵都以“共時態”的形式並存著。
    在這樣的語境中,我們發現作家缺少應對現實的“內在資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一直沒有喪失批判立場的作家與創作,雖然也取得了這樣那樣的成就,為什麼文學的“思想狀況”還不盡如人意,也很難産生“思想家”?對此,李歐梵在《二十世紀中國歷史與文學的現代性及其問題》中有一段精彩的分析。他談到了一些現代作家的“模糊性”特徵:一方面,在公共場合擁有宏大的歷史視野;另一方面,由於自身對現時的困惑和躊躇而缺乏一種持久的樂觀主義,從而不同於狂熱的意識形態主義者。“這種不確定的類型,為一種更主觀的藝術表達模式提供了內在的資源。”或許,這正是當代作家思想容量偏小或者缺乏思想能力的重要原因。
    原载:《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07月29日
    
    原载:《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07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