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论汉字形体演变中的类偏旁(4)


    二、类偏旁的特征
    依据对类偏旁概念的分析与界定,结合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与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类偏旁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1 组合性
    一般来说,偏旁在合体字中既是书写组合单位,也是构形功能单位,如“洛”字中的“氵”和“各”,既是整字的书写组合单位,又分别是具有构形功能的形旁和声旁。而类偏旁则是形式上像偏旁,却没有偏旁的构形功能的书写组合单位,不能作表意、表音的构形字符使用,如西周金文“宫”中形似“吕”的部分虽然形式上像一个偏旁,但在整字中既不是意符,也不是音符,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偏旁构形功能,只是一个类偏旁。不过,形似“吕”的部分却可以和形旁“宀”在字形上组合成“宫”这个整字,从书写组合与整字功能来看,形似“吕”的部分是“宫”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宫”字是一个结构性整体,其标记音义的功能是“基于结构整体的规定”和“结构整体性感知”。[17]从这个意义来说,类偏旁也是构形单位,只是没有通常所说的表达音义的构形功能,仅仅具有组合性构形功能。所以类偏旁在合体字中只是书写组合单位,或称组合性构形单位,不是偏旁那样的表达字的音义的功能性构形单位。因类偏旁作为字形成分的属性是组合性的,所以只有组合功能而无偏旁构形功能既是类偏旁的主要特征,也是类偏旁与偏旁的重要区别。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类偏旁的组合性是就汉字形体演变之后的既成状态来说的。类偏旁一旦形成,虽然它不具备偏旁的构形功能,但由于传承原因,其原型(意符或音符)的功能依然会残留或投射在类偏旁上,以至于从字源学上人们甚至还会依据原型来分析类偏旁的构形功能,如“宫”中的“吕”形,往往会被学者追溯到本形并加以解释。
    2 平面性
    从字形书写角度来说,汉字是平面方块形文字,合体字还可以被一次切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面组合单位,这些单位一般是偏旁,如甲骨文“获”字可以被一次分解为“又(手)”“隹”两个平面组合单位,它们同时又是“获”的偏旁。可见,偏旁在合体字中是平面性的字形组合单位。而类偏旁是一个由偏旁概念衍生出的文字学术语,在字形组合上与偏旁或其他类偏旁相对应,也是对汉字作一次切分而得到的平面组合单位,如“苟”字在商代甲骨文中本无“口”形,但西周早期金文或增“口”形为饰,“口”形成为类偏旁,对此时的“苟”字进行一次切分,就得到两个平面组合单位,“口”形之外的部分是偏旁,“口”形部分则是无偏旁构形功能的类偏旁。在“苟”字中,从字形组合角度看,不论是偏旁还是类偏旁,都是整字字形的平面组合单位,所以,类偏旁与偏旁一样具有平面性。不过,还要注意区别类偏旁与同是字形组合单位的部件。⑤部件一般是对汉字作层次切分而产生的字形组配单位,⑥在字形中一个部件与相应层级的另一部件对应,如“萌”字作第一层切分可得“艹”和“明”两个对应的部件,复合部件“明”可再次切分为“日”和“月”两个对应部件。类偏旁则是与偏旁或其他类偏旁对应的字形组合概念,即使是复合体也不能再行切分,因为切分之后就不能与偏旁相对应。另外,部件可以分为成字部件和非字部件:成字部件有音义,对整字作第一层切分得到的成字部件相当于偏旁;非字部件无音义,对整字作第一层切分得到的非字部件相当于类偏旁。如果对第一层切分所得的复合部件再行切分,所得部件既不是偏旁也不是类偏旁。也就是说,只有处于偏旁层级的非字部件才相当于类偏旁。由此可见,类偏旁与部件是不同的字形组合单位,虽然一般所说的部件有些就是类偏旁,但类偏旁是整字的平面性组合单位,而部件组合成整字时,既可以是平面性的,也可以是层级性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