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论汉字形体演变中的类偏旁(3)


    其次,类偏旁化中的“形体笔画组合连接方式的调整”应如何把握?我们认为,类偏旁化的关键是对汉字构形理据的突破,这种突破是类偏旁化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不仅可以从我们揭示的西周金文的类偏旁化略见一斑,也可以从对西周之前与西周之后若干类偏旁现象的分析中得到验证,此处不再赘述。总之,“形体笔画组合连接方式的调整”,核心是汉字构形理据的突破,虽然“调整”之后讹生了形式上与已有构形偏旁相同或相似的形体,但它们只是书写组合单位,而不是具有构形功能的偏旁。
    第三,除了讹变之外,还有哪些形体演变现象会导致类偏旁化?既然突破构形理据是类偏旁化的主要特征,那么只要能实现这种突破的形体演变从理论上说都可能产生类偏旁。事实上,除了讹变之外,形体演变中的省简和增繁也能产生类偏旁。④战国文字的省减特别突出,且多数都“忽视了对构形的理据性要求”,[4]315如“裏”字,或省“衣”旁上部得到的“ ”,其构形理据已破坏,是类偏旁。增繁也会产生类偏旁,如“若”字,在西周早期金文中无“口”,到西周中晚期时或增“口”形为饰,原构形由独体变为合体,但所增“口”形在整字中并无偏旁的构形功能,因而也是类偏旁。不过,如果增繁的部分只是起美化或装饰作用的饰笔,并未改变整字构形,就不能称之为类偏旁,如西周金文中垂直的长画中间常加的点(如“不”),圆形或口形中空白处常加的点或短横(如“穆”“黑”),竖笔左右有时加的“八”形(如“余”),等等。当然,有时饰笔也会演化为不具备偏旁构形功能却具有区别字形作用的类似偏旁的书写组合单位而成为类偏旁,如“丕”字是在“不”的中间竖笔上加饰点之后逐渐演化而来,下部的“一”是只起别形作用而无构形功能的类似偏旁的书写组合单位,故为类偏旁。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对类偏旁可以作如下界定:类偏旁是汉字在由古至今的形体发展演变过程中,通过形体讹变、省简、增繁等方式突破构形理据而产生的,是与已有构形偏旁相同或相似却又不具备偏旁构形功能的字形书写组合单位。类偏旁与偏旁、部件、记号关系密切又区别明显,不能简单地归入偏旁、部件、记号范畴。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其独特地位与作用,下面对类偏旁作进一步的分析。 (责任编辑:admin)